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16-28页 |
1.1 云南省的煤炭矿产资源 | 第16页 |
1.2 煤炭中硫的存在形态 | 第16-17页 |
1.3 煤炭中硫的微生物脱除方法 | 第17-18页 |
1.3.1 微生物浸出脱硫 | 第17页 |
1.3.2 生物表面氧化处理法 | 第17-18页 |
1.3.3 微生物絮凝法 | 第18页 |
1.4 煤炭中硫的微生物脱除机理 | 第18-20页 |
1.4.1 煤炭中无机硫的脱除机理 | 第18-19页 |
1.4.2 煤炭中有机硫的脱除机理 | 第19-20页 |
1.5 煤炭脱硫微生物的分类 | 第20-21页 |
1.6 影响微生物脱硫效果的因素 | 第21-22页 |
1.6.1 物理因素 | 第21-22页 |
1.6.2 化学因素 | 第22页 |
1.6.3 生物因素 | 第22页 |
1.7 脱硫微生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1.8 立题依据 | 第24-28页 |
第二章 活性污泥混合菌脱除煤炭中有机硫 | 第28-48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8-37页 |
2.1.1 材料 | 第28页 |
2.1.2 试剂 | 第28页 |
2.1.3 仪器 | 第28-29页 |
2.1.4 培养基 | 第29-30页 |
2.1.5 实验方法 | 第30-37页 |
2.1.5.1 培养基的配制 | 第30-31页 |
2.1.5.2 活性污泥的处理 | 第31页 |
2.1.5.3 煤矿矿井活性污泥中混合菌直接脱除煤炭有机硫 | 第31-33页 |
2.1.5.4 培养和检测 | 第33页 |
2.1.5.5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富集液混合菌脱除褐煤有机硫 | 第33-35页 |
2.1.5.6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富集液混合菌脱除烟煤有机硫 | 第35-36页 |
2.1.5.7 DBT富集活性污泥混合菌脱除烟煤有机硫 | 第36-37页 |
2.2 结果 | 第37-46页 |
2.2.1 煤矿矿井活性污泥中混合菌直接脱除煤炭有机硫 | 第37-41页 |
2.2.2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富集液混合菌脱除褐煤有机硫 | 第41-44页 |
2.2.3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富集液混合菌脱除烟煤有机硫 | 第44-45页 |
2.2.4 DBT富集活性污泥混合菌脱除烟煤有机硫 | 第45-46页 |
2.3 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有机硫降解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 第48-75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8-56页 |
3.1.1 材料 | 第48页 |
3.1.2 试剂 | 第48页 |
3.1.3 仪器 | 第48-49页 |
3.1.4 培养基 | 第49页 |
3.1.5 实验方法 | 第49-56页 |
3.1.5.1 HPLC检测混合菌液DBT及降解DBT的细菌的分离 | 第49-52页 |
3.1.5.2 菌株形态的观察 | 第52-53页 |
3.1.5.3 生理生化特征 | 第53页 |
3.1.5.4 菌种鉴定 | 第53-56页 |
3.1.5.5 同源序列比对 | 第56页 |
3.2 结果 | 第56-73页 |
3.2.1 HPLC检测混合菌液中DBT | 第56-67页 |
3.2.2 方案一活性污泥中脱除有机硫细菌的分离 | 第67页 |
3.2.3 方案二活性污泥和煤矿样品中脱除有机硫细菌的分离 | 第67-68页 |
3.2.4 菌种鉴定 | 第68-73页 |
3.2.4.1 菌株的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和荚膜染色) | 第69-71页 |
3.2.4.2 生理生化特征 | 第71-73页 |
3.2.4.3 降解DBT的细菌鉴定 | 第73页 |
3.3 讨论 | 第73-75页 |
第四章 分离菌株降解二苯并噻吩(DBT)能力的评估 | 第75-109页 |
4.1 材料 | 第75-76页 |
4.1.1 实验菌株和材料 | 第75页 |
4.1.2 试剂 | 第75页 |
4.1.3 仪器 | 第75-76页 |
4.1.4 培养基 | 第76页 |
4.2 方法 | 第76-78页 |
4.2.1 脱有机硫细菌的扩大培养 | 第76页 |
4.2.2 细菌XFJ1和XFJ2降解DBT的实验过程 | 第76-77页 |
4.2.3 细菌HWHT1、HWHT2、HWBHT1、HWBHT2、MKYP1和MKYP2降解DBT的实验过程 | 第77-78页 |
4.3 结果 | 第78-107页 |
4.4 讨论 | 第107-109页 |
第五章 云南烟煤中有机硫的微生物脱除研究 | 第109-114页 |
5.1 材料 | 第109-110页 |
5.1.1 实验菌株和材料 | 第109页 |
5.1.2 试剂 | 第109页 |
5.1.3 仪器 | 第109页 |
5.1.4 培养基 | 第109-110页 |
5.2 方法 | 第110-111页 |
5.2.1 脱有机硫细菌的扩大培养 | 第110页 |
5.2.2 煤样的预处理 | 第110页 |
5.2.3 细菌降解煤炭中有机硫的实验过程 | 第110-111页 |
5.2 结果 | 第111-112页 |
5.3 讨论 | 第112-11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3-124页 |
附录B:主要试剂及其设备 | 第124-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