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国内外农业生态大棚环境监测技术 | 第8-10页 |
| 1.2.1 技术现状 | 第8-9页 |
| 1.2.2 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 第10-11页 |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4.1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1页 |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 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 第14-22页 |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4-15页 |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 第14页 |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结构 | 第14-15页 |
| 2.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 第15页 |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 第15-17页 |
| 2.2.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 | 第15-16页 |
| 2.2.2 路由协议分类 | 第16-17页 |
| 2.3 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 第17-19页 |
| 2.3.1 平面路由 | 第17-18页 |
| 2.3.2 层次路由 | 第18-19页 |
| 2.3.3 位置辅助路由 | 第19页 |
| 2.4 典型协议的比较 | 第19-2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3 生态大棚监测中的WSN路由协议研究与设计 | 第22-26页 |
| 3.1 农业生态大棚环境监测中的网络设计需求 | 第22-23页 |
| 3.2 农业生态大棚环境监测中的网络路由设计基础 | 第23-24页 |
| 3.2.1 LEACH的网络模型和能量模型 | 第23-24页 |
| 3.3 适于农业生态大棚环境监测的WSN路由协议的设计 | 第24-25页 |
| 3.3.1 最优簇成员个数的选择 | 第24-25页 |
| 3.3.2 改进簇头选择算法 | 第25页 |
| 3.3.3 簇头能量预测 | 第2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4 LEACH-I协议的仿真实现与分析 | 第26-34页 |
| 4.1 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概述 | 第26页 |
| 4.2 网络仿真工具NS | 第26-27页 |
| 4.2.1 NS仿真原理 | 第26页 |
| 4.2.2 NS仿真方法和过程 | 第26-27页 |
| 4.3 LEACH-I协议的仿真过程分析 | 第27-31页 |
| 4.3.1 仿真参数的设置 | 第27页 |
| 4.3.2 协议主要仿真代码的实现 | 第27-29页 |
| 4.3.3 协议仿真生成的记录文件 | 第29-30页 |
| 4.3.4 awk仿真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 4.3.5 数据分析辅助绘图工具matIab | 第31页 |
| 4.4 LEACH-I协议仿真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 4.4.1 最优簇成员节点数的选择 | 第31-32页 |
| 4.4.2 LEACH协议与LEACH-I协议的仿真比较 | 第32-3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设计 | 第34-40页 |
| 5.1 国外相关项目 | 第34-36页 |
| 5.1.1 Mica系列 | 第34-35页 |
| 5.1.2 IntelMote | 第35页 |
| 5.1.3 SmartDust | 第35-36页 |
| 5.2 硬件设计 | 第36-37页 |
| 5.2.1 器件选型考虑 | 第36页 |
| 5.2.2 器件介绍 | 第36-37页 |
| 5.2.3 传感器节点设计 | 第37页 |
| 5.3 性能 | 第37-3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