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明清小说与宝卷互动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对象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8页
    1.3 选题意义第18-19页
    1.4 研究设想第19-21页
第2章 小说与宝卷的发展轨迹第21-31页
    2.1 萌发期的小说与宝卷第21-22页
    2.2 发展期的小说与宝卷第22-25页
    2.3 繁荣期的小说与宝卷第25-31页
第3章 小说与宝卷的文体关系第31-46页
    3.1 小说与宝卷之异第31-35页
        3.1.1 语境第31-32页
        3.1.2 作者第32-33页
        3.1.3 受众第33-35页
    3.2 小说与宝卷之同第35-46页
        3.2.1 同为叙事文学第35-40页
        3.2.2 同为通俗文学第40-46页
第4章 宝卷对小说的接受第46-90页
    4.1 小说内容与形式对宝卷的渗透第46-49页
        4.1.1 小说内容题材在宝卷中的显现第46-48页
        4.1.2 小说结构形式在宝卷中的体现第48-49页
    4.2 宝卷对小说的改编方式第49-77页
        4.2.1 整体因袭加工第50-56页
        4.2.2 片段择取改编第56-71页
        4.2.3 零散元素利用第71-74页
        4.2.4 内容间接模仿第74-77页
    4.3 宝卷改编小说的特点第77-90页
        4.3.1 人物事件的选择性第77-78页
        4.3.2 内容演说的随意性第78-79页
        4.3.3 口头表达的狂欢性第79-81页
        4.3.4 神道思想的杂糅性第81-85页
        4.3.5 民间思维的创造性第85-90页
第5章 宝卷对小说的影响第90-111页
    5.1 宝卷为小说提供写作素材第90-102页
        5.1.1 小说借鉴宝卷情节模式第90-96页
        5.1.2 小说吸收宝卷演说内容第96-102页
    5.2 宝卷推动小说的广泛传播第102-111页
        5.2.1 宝卷扩大小说的接受群第102-108页
        5.2.2 宝卷促进小说的经典化第108-111页
结语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21-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视人文谈话节目生存空间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山寨文化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