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胡风文艺思想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第二章 现实主义问题第17-30页
 一 "现实主义"范畴第17-18页
 二 现实主义传播的功利性第18-21页
 三 文学与政治关系之分析第21-30页
  (一) 《讲话》确立的背景第21-23页
  (二) "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第23-25页
  (三) 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第25-30页
第三章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第30-44页
 一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论争的简况第30-31页
 二 民族形式问题产生的根源探析第31-33页
 三 论争的焦点第33-44页
  (一) 向林冰提出的命题——"民间形式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第33-34页
  (二) 旧形式利用之问题第34-35页
  (三) 民族形式利用中的五四新文学评价问题第35-40页
  (四) 毛泽东的"文艺大众化"第40-44页
第四章 胡风与思想改造第44-57页
 一 "知识分子"一词的衍生及其问题产生的缘由第44-47页
  (一) "知识分子"一词的衍生第44-45页
  (二) 知识分子问题产生的缘由第45-47页
 二 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第47-48页
 三 胡风对于思想改造的看法第48-57页
  (一) "知识分子也是人民"第48-50页
  (二) 提倡"精神奴役创伤说"第50-52页
  (三) 反对"题材决定论"第52-53页
  (四) 胡风的"态度"与盲点第53-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村官形象初探
下一篇:抗战文学的区域性差异与民族性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