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饮用水中真菌污染的危害 | 第11-12页 |
1.2 饮用水中真菌污染调查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国内外关于真菌生长繁殖的研究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饮用水中真菌灭活控制的研究 | 第13-14页 |
1.5 二氧化氯消毒概述 | 第14-15页 |
1.5.1 二氧化氯的性质 | 第14页 |
1.5.2 二氧化氯消毒 | 第14-15页 |
1.5.3 二氧化氯消毒原理 | 第15页 |
1.6 研究背景与内容 | 第15-17页 |
1.6.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6.2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30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2.2 水质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3 真菌的分离与培养 | 第20-21页 |
2.3.1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0页 |
2.3.2 真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 第20页 |
2.3.3 真菌的鉴定 | 第20-21页 |
2.3.4 真菌孢子悬液和大肠杆菌菌液制备方法 | 第21页 |
2.4 真菌的生长 | 第21-26页 |
2.4.1 真菌的生长曲线 | 第21-22页 |
2.4.2 环境条件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 第22页 |
2.4.3 不同营养元素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4 水中铁锰浓度及碳氮比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 第23-25页 |
2.4.5 真菌生物膜的生长 | 第25-26页 |
2.5 真菌的灭活 | 第26-27页 |
2.5.1 二氧化氯制备与测定 | 第26-27页 |
2.5.2 二氧化氯灭活真菌及大肠杆菌 | 第27页 |
2.6 真菌灭活机理研究 | 第27-28页 |
2.6.1 三磷酸腺苷(ATP)、DNA、蛋白质的测定 | 第27-28页 |
2.6.2 扫描电镜(SEM)的测定 | 第28页 |
2.7 灭活效果评价 | 第28-30页 |
2.7.1 灭活率 | 第28页 |
2.7.2 动力学模型分析 | 第28-30页 |
3 地下水真菌的生长繁殖特性 | 第30-44页 |
3.1 真菌在原水中的生长 | 第30-31页 |
3.2 真菌在培养基中生长 | 第31-32页 |
3.3 不同环境条件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 第32-34页 |
3.4 不同营养物质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 第34-40页 |
3.4.1 碳氮磷三种营养元素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 第34-38页 |
3.4.2 铁锰浓度以及碳氮比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 第38-40页 |
3.5 真菌生物膜生长规律 | 第40-42页 |
3.5.1 结晶紫染色 | 第40-41页 |
3.5.2 FDA染色法 | 第41页 |
3.5.3 MTT染色法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二氧化氯灭活真菌孢子 | 第44-56页 |
4.1 二氧化氯灭活真菌孢子 | 第44-45页 |
4.2 灭活动力学研究 | 第45-46页 |
4.3 灭活影响因素 | 第46-53页 |
4.3.1 二氧化氯浓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2 pH和温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4.3.3 腐殖酸真菌灭活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4 地下水基质对真菌灭活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 二氧化氯与氯对真菌孢子的灭活效果与经济性比较 | 第53-54页 |
4.4.1 二氧化氯与氯对真菌孢子的灭活效果对比 | 第53-54页 |
4.4.2 氯与二氧化氯消毒的经济性比较 | 第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真菌灭活机理及生物膜灭活的研究 | 第56-62页 |
5.1 二氧化氯灭活真菌孢子机理 | 第56-60页 |
5.1.1 DNA和蛋白质的变化 | 第56-57页 |
5.1.2 ATP的变化 | 第57-58页 |
5.1.3 灭活前后真菌的扫描电镜照片 | 第58-60页 |
5.2 二氧化氯对真菌生物膜的灭活 | 第60-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建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