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自卸汽车论文

工程自卸车车架与上装一体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4页
        1.2.1 工程自卸车轻量化研究第11-13页
        1.2.2 低重心与行驶稳定性第13-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TY-1型车架动态性能分析第15-33页
    2.1 车架模态数学模型第15-16页
    2.2 TY-1型工程自卸车的车架模态试验第16-18页
    2.3 三维建模与有限元分析工具简介第18-19页
    2.4 车架有限元模态分析第19-23页
        2.4.1 TY-1型车架几何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9-21页
        2.4.2 车架试验模态与有限元模态分析对比第21-23页
    2.5 TY-1型车架道路试验第23-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3页
第三章 自卸车主副一体化车架设计分析第33-59页
    3.1 主副一体化TY-2型车架CAD模型的建立第33-36页
        3.1.1 主副一体化TY-2型车架截面形状的选取第33-35页
        3.1.2 主副一体化TY-2型车架数模的建立第35-36页
    3.2 有限元静力分析理论第36-37页
    3.3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7-43页
        3.3.1 车架有限元单元的选择第37-38页
        3.3.2 整车网格划分第38-40页
        3.3.3 零件连接方式的处理第40-41页
        3.3.4 钢板弹簧等效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1-42页
        3.3.5 车架有限元模型第42-43页
    3.4 车架静态应力分析第43-55页
        3.4.1 车架载荷与约束的施加第43-45页
        3.4.2 TY-1型车架静应力结果分析第45-52页
        3.4.3 TY-2型车架静态应力分析第52-55页
    3.5 TY-2型车架动态特性分析第55-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TY-2型工程自卸车上装布置第59-67页
    4.1 车厢的设计第59-62页
    4.2 举升方式的选取第62页
    4.3 侧防护、前后防护及翻转机构的设计第62-65页
        4.3.1 侧防护及后防护第62-64页
        4.3.2 翻转机构的设计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TY-2型自卸车一体化设计分析第67-83页
    5.1 整车有限元应力分析第67-78页
        5.1.1 车厢的有限元建模第67-69页
        5.1.2 整车静载分析结果第69-72页
        5.1.3 整车举升初分析结果第72-75页
        5.1.4 整车举升45度分析结果第75-77页
        5.1.5 TY-2型整车有限元应力结果分析第77-78页
    5.2 整车翘头与侧翻稳定性分析第78-81页
        5.2.1 自卸车翘头数学模型的建立第78-79页
        5.2.2 自卸车侧翻数学模型的建立第79-81页
    5.3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6.1 全文总结第83页
    6.2 工作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德国汽车产业的开放式创新
下一篇: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制及防裂工艺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