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

宽波段亚波长金属偏振光栅的设计与制备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亚波长金属光栅的研究进展第10-15页
        1.2.1 单层结构向多层结构的发展第10-12页
        1.2.2 一维结构向多维结构的发展第12-14页
        1.2.3 理论研究向实验制备的发展第14-15页
        1.2.4 适用波段的拓展第15页
    1.3 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应用第15-16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亚波长金属偏振光栅的理论分析方法与FDTD理论第17-24页
    2.1 亚波长金属偏振光栅的理论分析方法第17-18页
    2.2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第18-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亚波长金属偏振光栅的设计与仿真第24-44页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24-28页
        3.1.1 仿真软件介绍第24-26页
        3.1.2 仿真结构材料的选择第26-28页
    3.2 亚波长金属偏振光栅光谱特性的分析第28-33页
        3.2.1 入射光波长变化对光栅光谱特性的影响第28-29页
        3.2.2 周期变化对光栅光谱特性的影响第29-31页
        3.2.3 占空比变化对光栅光谱特性的影响第31-32页
        3.2.4 槽深变化对光栅光谱特性的影响第32-33页
    3.3 多台阶浮雕型亚波长金属偏振光栅的仿真分析第33-37页
        3.3.1 建立模型第33-34页
        3.3.2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34-37页
    3.4 带有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双层金属光栅偏振分束器的仿真分析第37-42页
        3.4.1 建立模型第37-39页
        3.4.2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亚波长金属偏振光栅的全息方法实验制备第44-52页
    4.1 全息曝光方法制备工艺第45-47页
        4.1.1 基片的预处理第45-47页
        4.1.2 全息曝光过程第47页
    4.2 样品测试结果第47-51页
        4.2.1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第47-49页
        4.2.2 衍射效率测试第49-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生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HPPD基因的功能鉴定
下一篇:Tm,Ho:LLF激光器的光学双稳和脉冲输出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