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治理的概念和理论 | 第20-27页 |
第一节 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治理的概念 | 第20-24页 |
一、社区 | 第20-21页 |
二、社会组织 | 第21-23页 |
三、治理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治理的理论 | 第24-27页 |
一、志愿失灵理论 | 第24-25页 |
二、治理与善治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Z镇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情况分析——以Y组织为例 | 第27-47页 |
第一节 案例选定 | 第27-29页 |
一、Z镇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二、Y组织的选定 | 第28-29页 |
第二节 Y组织发展历程 | 第29-35页 |
一、发展背景 | 第29-31页 |
二、组织结构及其运行 | 第31-35页 |
第三节 组织发展积极因素分析 | 第35-41页 |
一、组织外部积极因素:逐步成熟的社会组织发展外部环境 | 第35-37页 |
二、组织内部积极因素:公民意识逐步觉醒的内在动力 | 第37-39页 |
三、Y组织发展对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 | 第39-41页 |
第四节 组织发展消极因素分析 | 第41-47页 |
一、组织外部消极因素 | 第41-43页 |
二、组织内部消极因素 | 第43-45页 |
三、现阶段社区治理环境下的Y组织发展消极因素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基于案例情况分析对社区治理创新的思考 | 第47-53页 |
第一节 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社区治理模式 | 第48-49页 |
一、社区治理的责任主体始终是政府 | 第48页 |
二、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力量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坚持“尊重规律,搭建平台”的扶持主线 | 第49-51页 |
一、尊重社会组织发展规律,形成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 | 第49-50页 |
二、搭建资源平台,加强社会组织自我形象建设和自我能力建设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加强“明确关系,监督指导”的管理服务 | 第51-53页 |
一、明确各方定位,理顺机构关系 | 第51页 |
二、完善监督制度,提高参与主体公信力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第二节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