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地裂缝对线状工程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地裂缝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 | 第20-32页 |
·自然地理 | 第20-21页 |
·地理概况 | 第20-21页 |
·水文、气象 | 第21页 |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地层岩性 | 第22-24页 |
·地质构造 | 第24-29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9-32页 |
·含水岩系划分与特征 | 第29页 |
·地下水开采现状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地裂缝发育规律及特征 | 第32-68页 |
·太原盆地地裂缝总体发育特征 | 第32-33页 |
·高铁沿线地裂缝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与高铁相交位置 | 第33-45页 |
·沿线地裂缝的剖面发育特征及影响宽度 | 第45-63页 |
·高铁沿线地裂缝的活动特征及其与高铁相交地段活动性预测 | 第63-68页 |
第四章 地裂缝的成因分析 | 第68-80页 |
·区域构造应力场 | 第68-69页 |
·地裂缝与活动断裂的关系 | 第69-72页 |
·超采地下水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 | 第72-75页 |
·高铁沿线地裂缝的成因分析 | 第75-80页 |
第五章 高铁沿线地裂缝危险性评价 | 第80-94页 |
·地裂缝对高铁的危害方式 | 第80页 |
·地裂缝对高铁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80-83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80-8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82-83页 |
·地裂缝对高铁危险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 第83-93页 |
·评价指标的量化和分级 | 第83-85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85-89页 |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 第89-93页 |
·地裂缝对高铁危险性评价结果 | 第93页 |
·地裂缝活动速率建议值 | 第93-94页 |
第六章 防治措施建议 | 第94-9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