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盘式制动片可靠性设计的软件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论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可靠性设计分析应用软件开发情况调研 | 第12-16页 |
1.2.1 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软件行业概况 | 第12-13页 |
1.2.1.1 Isograph软件概况 | 第12页 |
1.2.1.2 ITEM软件概况 | 第12页 |
1.2.1.3 ReliaSoft软件概况 | 第12页 |
1.2.1.4 A.L.D软件概况 | 第12-13页 |
1.2.1.5 可维软件(ARMS)概况 | 第13页 |
1.2.1.6 CARMES软件 | 第13页 |
1.2.2 机械结构可靠性分析软件概括 | 第13-15页 |
1.2.2.1 NESSUS软件 | 第13-14页 |
1.2.2.2 ProFES软件 | 第14页 |
1.2.2.3 HyperSizer软件 | 第14-15页 |
1.2.2.4 可维软件(ARES) | 第15页 |
1.2.3 国内外可靠性设计与分析软件系统比较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第18-27页 |
2.1 软件系统主要技术 | 第18-20页 |
2.1.1.Net Framework简介 | 第18页 |
2.1.2 数据库技术简介 | 第18-19页 |
2.1.3 WinForm开发简介 | 第19-20页 |
2.2 机械/结构可靠性分析算法比较分析 | 第20-24页 |
2.2.1 近似解析算法简介 | 第21-23页 |
2.2.2 数字模拟算法简介 | 第23-24页 |
2.2.3 函数代替法简介 | 第24页 |
2.3 可靠性指标体系及可靠性评估 | 第24-26页 |
2.3.1 可靠性指标 | 第24-25页 |
2.3.2 可靠性评估一般思路及方法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盘式制动片可靠性设计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 第27-40页 |
3.1 系统需求描述 | 第27-30页 |
3.1.1 任务概述 | 第27-28页 |
3.1.1.1 用户的特点 | 第27页 |
3.1.1.2 系统建设目标 | 第27页 |
3.1.1.3 系统建设思路 | 第27-28页 |
3.1.2 系统功能要求 | 第28-29页 |
3.1.3 系统运行软硬件环境 | 第29页 |
3.1.4 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 第29-30页 |
3.2 系统结构设计 | 第30-38页 |
3.2.1. 系统管理模块 | 第30-32页 |
3.2.2 性能试验分析模块 | 第32-35页 |
3.2.3. 可靠性分析模块 | 第35-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盘式制动片可靠性设计软件实现 | 第40-73页 |
4.1 系统设计准则 | 第40页 |
4.2 数据库设计 | 第40-47页 |
4.2.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第40-41页 |
4.2.1.1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 | 第41页 |
4.2.1.2 性能试验分析模块 | 第41页 |
4.2.1.3 可靠性分析模块 | 第41页 |
4.2.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第41-44页 |
4.2.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第44-47页 |
4.3 软件界面实现 | 第47-72页 |
4.3.1 登陆界面设计与实现 | 第47-49页 |
4.3.2 主界面设计与实现 | 第49-51页 |
4.3.3 性能试验分析界面设计与实现 | 第51-59页 |
4.3.3.1 数据来源 | 第51-53页 |
4.3.3.2 界面实现 | 第53-54页 |
4.3.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4.3.3.4 主要代码 | 第57-59页 |
4.3.4 可靠性分析界面设计与实现 | 第59-72页 |
4.3.4.1 可靠性初定义界面 | 第59页 |
4.3.4.2 可靠性分析选择与分析结果 | 第59-61页 |
4.3.4.3 已知功能函数可靠性分析界面 | 第61-66页 |
4.3.4.4 未知功能函数可靠性分析界面 | 第66-68页 |
4.3.4.5 可靠性评估界面 | 第68-72页 |
4.3.5 本软件特点描述 | 第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5页 |
5.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73页 |
5.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