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国内外坐标系现状 | 第11页 |
| 1.2.2 国内外坐标转换模型及理论 | 第11-12页 |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 第2章 大地测量坐标系的基本理论 | 第13-18页 |
| 2.1 地球椭球的概念陈述 | 第13-14页 |
| 2.2 常见的坐标的表现形式 | 第14-15页 |
| 2.2.1 空间直角坐标 | 第14页 |
| 2.2.2 大地坐标 | 第14页 |
| 2.2.3 平面直角坐标 | 第14-15页 |
| 2.3 常用坐标系 | 第15-17页 |
| 2.3.11954北京坐标系 | 第15-16页 |
| 2.3.21980西安坐标系 | 第16页 |
| 2.3.3 WGS - 84坐标系 | 第16-17页 |
| 2.3.4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第1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3章 坐标转换的模型与精度影响因素 | 第18-33页 |
| 3.1 等价坐标转换的模型与方法 | 第18-22页 |
| 3.1.1 大地坐标与空间直角坐标间的转换 | 第18-20页 |
| 3.1.2 大地坐标与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 | 第20-21页 |
| 3.1.3 平面坐标到与空间直角坐标之间的转换 | 第21-22页 |
| 3.2 坐标基准的转换模型与方法 | 第22-26页 |
| 3.2.1 三参数模型 | 第22-23页 |
| 3.2.2 四参数模型 | 第23页 |
| 3.2.3 布尔莎七参数转换模型 | 第23-25页 |
| 3.2.4 武测模型 | 第25页 |
| 3.2.5 网格坐标转化模型 | 第25-26页 |
| 3.3 控制点对转换精度的影响 | 第26-31页 |
| 3.3.1 公共点平面分布对转换精度的影响 | 第26-28页 |
| 3.3.2 公共点高程因素对转换精度的影响 | 第28-31页 |
| 3.4 转换坐标的精度评定 | 第31-3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坐标转换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3-38页 |
| 4.1 软件的结构和功能设计 | 第33-37页 |
| 4.1.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3-35页 |
| 4.1.2 软件功能设计 | 第35-37页 |
| 4.2 软件特点 | 第37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5章 唐山沿海区域坐标转换实例分析 | 第38-62页 |
| 5.1 实验区概况 | 第38-39页 |
| 5.2 粗差检验与剔除 | 第39页 |
| 5.3 点位分布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 | 第39-52页 |
| 5.3.1 两个点求四参数时对转换的影响 | 第39-44页 |
| 5.3.2 多个点求参数对转换的影响 | 第44-52页 |
| 5.4 点位精度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 | 第52-60页 |
| 5.4.1 引用粗差后所用转换方法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 | 第53-55页 |
| 5.4.2 粗差的大小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 | 第55-58页 |
| 5.4.3 粗差点的个数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导师简介 | 第67-68页 |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