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2页 |
1.1 Rho/Rho 激酶 | 第7-11页 |
1.2 Rho 激酶抑制剂 | 第11-17页 |
1.2.1 Rho 激酶与三磷酸腺苷(ATP)作用机制 | 第11-12页 |
1.2.2 Rho 激酶抑制剂的分类 | 第12-14页 |
1.2.3 几种重要的 Rho 激酶抑制剂 | 第14-17页 |
1.3 Rho 激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7-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Rho 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及合成 | 第22-39页 |
2.1 Rho 激酶抑制剂的设计 | 第22-26页 |
2.1.1 以法舒地尔为先导化合物 | 第22-23页 |
2.1.2 以 Y-27632 作为先导化合物 | 第23-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34页 |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第26-27页 |
2.2.2 分析仪器 | 第27-28页 |
2.2.3 合成部分 | 第28-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2.3.1 异喹啉类 Rho 激酶抑制剂的合成研究 | 第34-36页 |
2.3.2 4-氨基吡啶类 Rho 激酶抑制剂的合成研究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Rho 激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评价 | 第39-53页 |
3.1 生物活性材料制备及活性评价方法 | 第39-42页 |
3.1.1 材料准备 | 第39-40页 |
3.1.2 MTT 细胞活性测试 | 第40页 |
3.1.3 LDH 细胞毒性测试 | 第40页 |
3.1.4 细胞再生及突触形成能力测试 | 第40-41页 |
3.1.5 EAE 模型 | 第41-42页 |
3.2 生物活性评价 | 第42-52页 |
3.2.1 体外活性评价 | 第42-51页 |
3.2.2 体内活性评价 | 第51-5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