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关于本课题的研究 | 第19-21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现代制造系统中的人因工程 | 第22-31页 |
| ·现代制造系统 | 第22-24页 |
| ·现代制造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 第22-23页 |
| ·现代制造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 ·现代制造系统中的人因工程研究 | 第24-30页 |
| ·人因工程的定义 | 第24-25页 |
| ·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 ·人因工程的研究工具 | 第26-28页 |
| ·人因工程的改善原则 | 第28-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现代制造系统中的脑力劳动研究 | 第31-41页 |
| ·脑力劳动 | 第31-32页 |
| ·脑力负荷研究 | 第32-34页 |
| ·脑力负荷的定义及相关的指标 | 第32-33页 |
| ·脑力负荷效应研究 | 第33-34页 |
| ·脑力负荷评价方法 | 第34-36页 |
| ·主任务评价方法 | 第34-35页 |
| ·次任务评价方法 | 第35-36页 |
| ·生理评价法 | 第36页 |
| ·主观评价法 | 第36页 |
| ·脑力负荷影响因素研究 | 第36-40页 |
| ·制造系统中人的因素的分析 | 第37-39页 |
| ·制造设备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9页 |
| ·制造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现代制造系统操作者脑力负荷的主观评价 | 第41-52页 |
| ·主观评价的设计 | 第41-42页 |
| ·主观评价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第41-42页 |
| ·评价的对象 | 第42页 |
| ·主观评价的实施 | 第42-45页 |
| ·任务及组织实施 | 第42-43页 |
| ·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与控制工作 | 第43页 |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43-45页 |
|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45页 |
| ·结果 | 第45-50页 |
| ·讨论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现代制造系统操作者脑力负荷的生理评价 | 第52-69页 |
| ·生理评价的设计 | 第52-54页 |
| ·生理评价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第52页 |
| ·生理评价的对象 | 第52-53页 |
| ·实验的仪器及材料 | 第53页 |
| ·生理评价的要求 | 第53-54页 |
| ·生理评价的实施 | 第54-55页 |
| ·实验任务 | 第54页 |
| ·分析指标 | 第54-55页 |
| ·数据分析及处理 | 第55页 |
| ·结果 | 第55-63页 |
| ·α波的数据分析与统计 | 第57-58页 |
| ·β波的数据分析与统计 | 第58-59页 |
| ·θ波的数据分析与统计 | 第59-60页 |
| ·α波、β波、θ波的比较 | 第60-63页 |
| ·讨论 | 第63-64页 |
| ·改善措施和建议 | 第64-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 附录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