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超固结土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ABAQUS 及其 UMAT 子程序接口 | 第17-20页 |
2.1 ABAQUS 介绍 | 第17-18页 |
2.1.1 ABAQUS 概述 | 第17页 |
2.1.2 ABAQUS 分析步骤 | 第17-18页 |
2.2 UMAT 子程序接口 | 第18-19页 |
2.2.1 ABAQUS 用户材料子程序接口介绍 | 第18页 |
2.2.2 用户材料子程序的原理及使用 | 第18-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理论及应力积分算法 | 第20-34页 |
3.1 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简介及其基本特征 | 第20-25页 |
3.1.1 超固结土的定义 | 第20页 |
3.1.2 下加载面的概念简介 | 第20-25页 |
3.1.3 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的基本特征 | 第25页 |
3.2 弹塑性本构关系的建立 | 第25-27页 |
3.2.1 弹塑性理论的构成 | 第25-26页 |
3.2.2 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理论的建立 | 第26-27页 |
3.3 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弹塑性矩阵的确定 | 第27-30页 |
3.3.1 弹塑性刚度矩阵 | 第28-30页 |
3.3.2 本构模型的加卸载准则为 | 第30页 |
3.4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30-31页 |
3.5 应力积分算法 | 第31-3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UMAT 子程序验证及预测 | 第34-55页 |
4.1 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对正常固结土特性描述的验证及分析 | 第34-39页 |
4.2 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对超固结土特性描述的验证及分析 | 第39-45页 |
4.2.1 理论解的计算 | 第39-40页 |
4.2.2 数值解的计算 | 第40页 |
4.2.3 计算结果对比与超固结土特性分析 | 第40-45页 |
4.3 不同超固结比的土体力学特性预测及分析 | 第45-50页 |
4.3.1 排水条件下的三轴试验模拟 | 第45-47页 |
4.3.2 不排水条件下的三轴试验模拟 | 第47-50页 |
4.4 修正剑桥模型与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的对比研究 | 第50-53页 |
4.4.1 不同超固结比土的三轴压缩试验对比 | 第50-52页 |
4.4.2 常规的三轴加卸载试验对比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UMAT 子程序的应用算例 | 第55-65页 |
5.1 算例 1:三轴试验的模拟 | 第55-59页 |
5.1.1 有限元模拟 | 第55-56页 |
5.1.2 三轴压缩试验 | 第56页 |
5.1.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5.2 算例 2:地基固结沉降的模拟 | 第59-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