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铅锌尾矿砂污染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广西思的村为例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3页
    1.1 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第13-19页
        1.1.1 重金属形态的影响因素第13-15页
        1.1.2 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毒性的研究第15-17页
            1.1.2.1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第15页
            1.1.2.2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商的影响第15-16页
            1.1.2.3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商的影响第16页
            1.1.2.4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第16-17页
        1.1.3 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方法的发展第17页
        1.1.4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第17-19页
            1.1.4.1 重金属污染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第17-18页
            1.1.4.2 土壤酶活性受重金属影响的机理第18-19页
    1.2 研究区污染现状及研究意义第19-20页
        1.2.1 尾矿砂坝坍塌引起的重金属污染第19页
        1.2.2 思的村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第19-20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页
        1.4.2 研究思路第21-23页
第二章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第23-34页
    2.1 土样采集第23-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30页
        2.2.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第25-26页
        2.2.2 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测定第26-27页
        2.2.3 土壤酶活性第27-28页
        2.2.4 土壤微生物量指标测定第28-29页
            2.2.4.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测定第28页
            2.2.4.2 土壤微生物数量检测第28-29页
        2.2.5 土壤微生物群落水平生理轮廓(CLPPs)的测定第29-30页
            2.2.5.1 BIOLOG ECO测试板第29-30页
            2.2.5.2 BIOLOG GENⅢ测试板第30页
    2.3 数据分析第30-34页
        2.3.1 数据的归一化处理第31页
        2.3.2 典范对应分析(CCA)第31页
        2.3.3 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和群落功能多样性计算公式第31-32页
        2.3.4 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第32页
        2.3.5 土壤酶指数计算第32-33页
        2.3.6 通径分析第33-34页
第三章 重金属污染分布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34-43页
    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第34-36页
    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理化性质描述第36-37页
    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重金属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第37-40页
        3.3.1 重金属污染之间的相关分析第37-40页
        3.3.2 重金属污染物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第40页
    3.4 讨论第40-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43-53页
    4.1 重金属污染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第43-44页
    4.2 重金属污染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44-45页
    4.3 重金属污染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影响第45-50页
        4.3.1 平均吸光值(AWCD)的变化第47-48页
        4.3.2 土壤微生物对六大类碳源的利用第48-49页
        4.3.3 微生物群落代谢主成分分析第49-50页
    4.4 重金属污染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第50-51页
    4.5 讨论第51-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53-61页
    5.1 土壤酶活性通径分析第53-57页
    5.2 土壤总体酶活性指标第57页
    5.3 讨论第57-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61-63页
    6.1 主要结论第61-62页
    6.2 研究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商物流系统碳排放测算与控制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主要空气污染物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经济损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