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其他论文

望天树不同家系苗期性状差异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1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2-14页
        1.1.1 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概念第12页
        1.1.2 遗传多样性的产生基础及影响因素第12-13页
        1.1.3 形态标记第13页
        1.1.4 染色体标记第13-14页
        1.1.5 分子标记第14页
    1.2 望天树研究进展第14-17页
        1.2.1 群落分布第14-15页
        1.2.2 种源试验第15-16页
        1.2.3 引种试验第16-17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页
    1.4 研究创新之处第17页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不同家系望天树苗期生长与生理差异第19-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1页
        2.1.1 试验材料第19-20页
        2.1.2 试验地概况第20页
        2.1.3 试验设计第20页
        2.1.4 测定方法第20-21页
        2.1.5 数据处理第2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1-38页
        2.2.1 生长性状第21-26页
        2.2.2 内源激素第26-29页
        2.2.3 光合指标第29-36页
        2.2.4 苗期性状的综合分析第36-38页
    2.3 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不同家系望天树遗传多样性第40-5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0-44页
        3.1.1 试验材料及地点第40页
        3.1.2 仪器和试剂第40-41页
        3.1.3 试验方法第41-42页
        3.1.4 遗传多样性统计分析方法第42-4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4-50页
        3.2.1 DNA模板的检测第44-45页
        3.2.2 ISSR引物筛选第45-47页
        3.2.3 望天树不同家系遗传多样性第47-50页
    3.3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52-57页
    4.1 结论第52-53页
        4.1.1 不同家系望天树苗期表型性状差异第52页
        4.1.2 不同家系望天树苗期生理性状差异第52页
        4.1.3 不同家系望天树遗传多样性特征第52-53页
    4.2 讨论第53-57页
        4.2.1 不同家系望天树苗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第53-54页
        4.2.2 不同家系望天树苗期生理特性的遗传变异第54-55页
        4.2.3 不同家系望天树幼苗遗传多样性探讨第55-56页
        4.2.4 望天树优良家系的苗期选择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杏种子休眠过程与休眠解除研究
下一篇:炼山和施肥对巨尾桉红锥混交林生物量和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