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4-23页 |
(一)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辩证发展思想 | 第14-15页 |
(二) 费尔巴哈的“人回归自然”思想 | 第15-18页 |
(三)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 第18-23页 |
二、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一) 《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 | 第23-26页 |
1. 异化劳动定义 | 第23-25页 |
2. 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25-26页 |
(二) 《手稿》中的私有财产理论 | 第26-31页 |
1. 私有财产的产生 | 第27-28页 |
2. 私有财产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28-31页 |
三、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点 | 第31-41页 |
(一)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31-35页 |
1. 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的复归 | 第31-33页 |
2. 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完成 | 第33页 |
3. 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 | 第33-34页 |
4. 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各类斗争形式的真正解决 | 第34-35页 |
(二)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35-41页 |
1. 科学性 | 第35-37页 |
2. 革命性 | 第37-38页 |
3. 现实性 | 第38-39页 |
4. 强烈的人道主义 | 第39-41页 |
四、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41-46页 |
(一)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 | 第41-42页 |
(二)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在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历史地位 | 第42-44页 |
(三)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对《共产党宣言》形成的影响 | 第44-46页 |
五、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46-54页 |
(一) 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再思考 | 第46-48页 |
(二)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的本质复归提供条件 | 第48-51页 |
(三)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推进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