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电子传递机理 | 第11-12页 |
1.3 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的主要结构 | 第12-13页 |
1.3.1 双室 MFC 构型 | 第12页 |
1.3.2 单室 MFC 构型 | 第12-13页 |
1.4 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材料 | 第13-15页 |
1.4.1 阳极 | 第13-14页 |
1.4.2 阴极 | 第14-15页 |
1.5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修饰研究 | 第15-16页 |
1.5.1 物理、化学表面处理法 | 第15页 |
1.5.2 添加高导电性、电化学活性物质涂层法 | 第15-16页 |
1.5.3 复合电极法 | 第16页 |
1.6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6.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表征方法 | 第18-26页 |
2.1 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第18-19页 |
2.2 仪器设备 | 第19-26页 |
2.2.1 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及型号 | 第19-20页 |
2.2.2 构建单室 MFC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3 MFC 启动运行所需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21-22页 |
2.2.4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5 分析与计算方法 | 第23-26页 |
第三章 不同电解质溶液电解改性阳极碳布的研究 | 第26-43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7页 |
3.2.1 阳极碳布改性处理 | 第27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42页 |
3.3.1 不同电解质溶液处理 MFC 阳极碳布的产电性能 | 第27-29页 |
3.3.2 三种改性处理与未改性 MFC 阳极碳布的电化学性能 | 第29-33页 |
3.3.3 三种改性处理与未改性 MFC 阳极碳布的生物吸附分析 | 第33-35页 |
3.3.4 三种改性处理与未改性 MFC 阳极表面特征 | 第35-38页 |
3.3.5 数据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阳极修饰及底物溶液特性对 SCMFCs 的影响 | 第43-65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4.3 结果分析讨论 | 第44-63页 |
4.3.1 电解法和化学浸泡法对阳极碳布表面的形貌和组成元素的影响 | 第44-48页 |
4.3.2 底物乙酸钠浓度对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 | 第48-52页 |
4.3.3 离子强度对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 | 第52-57页 |
4.3.4 溶液 pH 对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 | 第57-61页 |
4.3.5 不同混酸浓度改性阳极碳布对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附件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