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展翅片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内展翅片管的介绍及换热机理 | 第10-17页 |
·内展翅片管的结构 | 第10-11页 |
·内展翅片管的特点 | 第11-12页 |
·强化传热机理 | 第12-13页 |
·提高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基本途径 | 第13-15页 |
·内翅片的作用 | 第15-17页 |
·内翅片管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内展翅片管换热器的数值求解方法 | 第19-23页 |
·数值传热学的兴起 | 第19-21页 |
·数值模拟的分析工具 | 第21页 |
·数值模拟软件FLUENT 介绍 | 第21-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3-24页 |
2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24-33页 |
·流体流态及其模拟方法介绍 | 第24-25页 |
·流体流态的介绍 | 第24-25页 |
·湍流流态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25页 |
·湍流对流换热的雷诺时均方程 | 第25-28页 |
·连续性方程 | 第25-26页 |
·动量方程 | 第26-27页 |
·有关脉动值乘积时均值的概念 | 第27-28页 |
·湍流模型分类 | 第28-31页 |
·零方程模型 | 第28-29页 |
·一方程模型 | 第29页 |
·k-ε两方程模型 | 第29-30页 |
·重整化群k-ε模型 | 第30-31页 |
·壁面函数法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数理模型的建立 | 第33-42页 |
·研究对象 | 第33-34页 |
·内展翅片换热管几何尺寸 | 第33-34页 |
·圆管 | 第34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和数值计算区域离散化 | 第34-36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数值计算区域离散化 | 第35-36页 |
·传热模型的建立 | 第36-39页 |
·充分发展对流换热 | 第36-37页 |
·内展翅片管物理模型假设 | 第37页 |
·流动与传热控制方程的建立 | 第37-39页 |
·物性参数 | 第39页 |
·边界条件 | 第39-41页 |
·壁面边界条件 | 第39-40页 |
·流体进出口边界条件 | 第40-41页 |
·初始条件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结果及分析 | 第42-59页 |
·FLUENT 数值求解 | 第42-45页 |
·选择合适的解算器 | 第42-43页 |
·输入网格和检查网格 | 第43页 |
·选择解的格式 | 第43页 |
·定义基本模型和流体物性 | 第43页 |
·定义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设定亚松弛因子 | 第44页 |
·流场初始化 | 第44页 |
·迭代计算 | 第44-45页 |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5-51页 |
·不同流速下光管流场分析 | 第45-48页 |
·不同流速下内展翅片管流场分析 | 第48-51页 |
·不同流速下光管、内展翅片管换热及阻力性能比较 | 第51-57页 |
·光管和内展翅片管湍动能比较分析 | 第51-53页 |
·光管和内展翅片管换热特性分析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内展翅片管热力性能的评价与实验分析 | 第59-66页 |
·WEBB 热力性能指标 | 第59页 |
·热力性能计算公式的推导 | 第59-62页 |
·Ⅰ~Ⅳ号内展翅片管换热性能评价 | 第62-63页 |
·数据对比及误差分析 | 第63-65页 |
·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 | 第63-64页 |
·相对误差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结论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