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引言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供应链整合研究 | 第11-13页 |
| 1.2.2 物流节点选址研究 | 第13-14页 |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 | 第15-18页 |
| 2 汽车供应链与物流节点选址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9页 |
| 2.1 研究理论基础架构 | 第18页 |
| 2.2 汽车工业供应链 | 第18-24页 |
| 2.2.1 汽车工业供应链概述 | 第18-19页 |
| 2.2.2 汽车工业供应链类型 | 第19-21页 |
| 2.2.3 汽车工业供应链特点 | 第21-22页 |
| 2.2.4 物流环节及运营模式 | 第22-24页 |
| 2.3 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概述 | 第24-26页 |
| 2.3.1 汽车产业园区概述 | 第24-25页 |
| 2.3.2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特征 | 第25页 |
| 2.3.3 我国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 2.4 物流节点选址模型及方法研究 | 第26-28页 |
| 2.4.1 物流节点选址模型研究 | 第26-27页 |
| 2.4.2 物流节点选址方法 | 第27-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供应链物流节点整合 | 第29-42页 |
| 3.1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供应链物流节点整合思路框架 | 第29-30页 |
| 3.2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供应链及物流分析 | 第30-31页 |
| 3.3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供应链物流总成本分析 | 第31-36页 |
| 3.3.1 汽车供应链中各项物流成本分析 | 第31-33页 |
| 3.3.2 园区供应链中物流总成本分析 | 第33-36页 |
| 3.4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供应链物流节点整合模型构建 | 第36-41页 |
| 3.4.1 基本假设 | 第36-37页 |
| 3.4.2 模型建立 | 第37-40页 |
| 3.4.3 模型算法分析 | 第40-41页 |
| 3.5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初步方案 | 第41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物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优化 | 第42-53页 |
| 4.1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物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思路框架 | 第42-43页 |
| 4.2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原则 | 第43页 |
| 4.3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 4.4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物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方法 | 第45-51页 |
| 4.4.1 布局调整优化方法选择 | 第46页 |
| 4.4.2 布局调整优化步骤 | 第46-51页 |
| 4.5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最终方案 | 第5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5 实证分析 | 第53-70页 |
| 5.1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供应链现状 | 第53-54页 |
| 5.2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供应链物流节点整合 | 第54-61页 |
| 5.3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物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优化 | 第61-68页 |
| 5.3.1 层次分析法评价备选节点 | 第61-64页 |
| 5.3.2 备选节点模糊聚类分析 | 第64-66页 |
| 5.3.3 园区物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结果 | 第66-68页 |
| 5.4 汽车制造产业园区物流节点空间布局优化前后对比 | 第68-69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6.1 研究总结 | 第70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附录A | 第75-79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