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基于烈度衰减规律及能量分析的地震动输入选择方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引言第9页
    1.2 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第9-12页
    1.3 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第12-16页
        1.3.1 能量设计法的发展第12-13页
        1.3.2 能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第13-15页
        1.3.3 能量设计法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4 地震动输入选择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6-21页
        1.4.1 国外选波方法介绍第17-18页
        1.4.2 国内选波方法介绍第18-20页
        1.4.3 方法总结第20-21页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第21-23页
        1.5.1 研究目标第21页
        1.5.2 研究内容第21-23页
2 基于烈度衰减规律的地震动分组统计规则第23-37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的采用第23-26页
        2.2.1 地震烈度第23-24页
        2.2.2 烈度衰减关系模型第24-25页
        2.2.3 美西烈度衰减规律第25-26页
    2.3 地震动分组原则第26-32页
        2.3.1 震级定义的确定第26-27页
        2.3.2 场地类别的选取第27-29页
        2.3.3 地震记录数据来源——NGA数据库第29-30页
        2.3.4 地震动分组原则第30-32页
    2.4 本文数据库第32-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7页
3 基于能量分析的地震动输入选择方法第37-81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拟速度谱表示方法第37-38页
    3.3 SPV与能量的关系第38-40页
    3.4 统计结果第40-72页
        3.4.1 谱曲线的筛选第40-42页
        3.4.2 谱曲线的分组特性第42-48页
        3.4.3 其他统计指标对谱曲线的影响第48-72页
    3.5 本文选波方法的建立第72-78页
        3.5.1 非线性回归分析的确定第72-74页
        3.5.2 各统计分组谱曲线的非线性回归第74-75页
        3.5.3 选波体系的建立第75-78页
    3.6 本章小结第78-81页
4 算例弹塑性时程分析第81-103页
    4.1 引言第81页
    4.2 模型的建立第81-82页
    4.3 不同选波方法的拟速度谱对比分析第82-88页
        4.3.1 中国规范反应谱第82-83页
        4.3.2 基于规范全反应谱的选波第83-85页
        4.3.3 基于规范部分反应谱选波第85-87页
        4.3.4 本文SPV选波法第87-88页
    4.4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第88-91页
    4.5 对比结果第91-101页
        4.5.1 楼层剪力对比第91-93页
        4.5.2 层间位移对比第93-95页
        4.5.3 能量分布对比第95-100页
        4.5.4 拟速度谱曲线对比第100-101页
    4.6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5 结论和展望第103-105页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103-104页
    5.2 后续研究及展望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供水管网余氯浓度优化控制评估模型研究
下一篇:基于修正斜压场理论的钢筋混凝土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