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中英文对照词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1 植物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第10-13页 |
1.1.1 Ca~(2+)信号 | 第11-12页 |
1.1.2 热击转录因子 | 第12页 |
1.1.3 热击蛋白 | 第12-13页 |
1.2 植物MAPK | 第13-16页 |
1.2.1 MAPK级联系统 | 第13-14页 |
1.2.2 MAPK分类 | 第14-15页 |
1.2.3 已知的MAPK级联途径 | 第15-16页 |
1.3 番茄MAPK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4 MAPK与高温 | 第18-20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5页 |
2.1 材料 | 第21-2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2.1.2 菌种及载体 | 第21页 |
2.1.3 酶及相关试剂 | 第21-22页 |
2.1.4 相关溶液配制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35页 |
2.2.1 pGSA1285-SlMPK1-RNAi构建 | 第23-26页 |
2.2.2 pGSA1285-SlMAPK1-RNAi转化农杆菌 | 第26页 |
2.2.3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转化 | 第26-28页 |
2.2.4 转基因植株鉴定 | 第28-29页 |
2.2.5 表型鉴定 | 第29页 |
2.2.6 生理指标分析 | 第29-32页 |
2.2.7 相关基因的定量PCR分析 | 第32页 |
2.2.8 诱饵载体构建 | 第32页 |
2.2.9 诱饵质粒转化酵母 | 第32-33页 |
2.2.10 重组诱饵质粒自激活及毒性检测 | 第33页 |
2.2.11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方法 | 第33-34页 |
2.2.12 阳性菌落pGADT7文库质粒测序分析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1页 |
3.1 SlMPK1干扰片段的选择 | 第35页 |
3.2 目的片段的克隆及其鉴定 | 第35-36页 |
3.3 pGSA1285-SlMPK1-RNAi的构建与鉴定 | 第36-37页 |
3.4 pGSA1285-SlMPK1-RNAi转化农杆菌 | 第37页 |
3.5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转基因 | 第37-38页 |
3.6 PCR鉴定 | 第38-39页 |
3.7 定量PCR鉴定 | 第39页 |
3.8 高温诱导SlMPK1的表达 | 第39-40页 |
3.9 SlMPK1-RNAi提高番茄的耐高温能力 | 第40-43页 |
3.9.1 长期高温下SlMPK1-RNAi番茄的表型 | 第40-41页 |
3.9.2 短期高温下SlMPK1-RNAi番茄的表型 | 第41-42页 |
3.9.3 高温胁迫下SlMPK1-RNAi番茄存活率 | 第42页 |
3.9.4 高温胁迫下SlMPK1-RNAi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 第42-43页 |
3.10 SlMPK1-RNAi调控抗氧化系统 | 第43-46页 |
3.10.1 高温胁迫下SlMPK1-RNAi降低氧化损伤 | 第43-44页 |
3.10.2 高温胁迫下SlMPK1-RNAi提高抗氧化防护酶活性 | 第44-45页 |
3.10.3 高温胁迫下SlMPK1-RNAi提高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含量 | 第45-46页 |
3.11 相关抗性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6-48页 |
3.11.1 抗氧化防护酶基因 | 第46-47页 |
3.11.2 其他抗逆基因 | 第47-48页 |
3.12 诱饵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48-49页 |
3.13 酵母双杂交诱饵蛋白自激活 | 第49页 |
3.14 cDNA文库筛选互作蛋白 | 第49-50页 |
3.15 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 第50-51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1-57页 |
4.1 SlMPK1干扰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51-52页 |
4.2 SlMPK1参与番茄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第52页 |
4.3 SlMPK1对逆境的正负调控 | 第52-53页 |
4.4 SlMPK1对高温应答的抗氧化防护系统的调控 | 第53-54页 |
4.5 SlMPK1对其他代谢途径的调控 | 第54页 |
4.6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SlMPK1互作蛋白 | 第54-55页 |
4.7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