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2-15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隧道内有害气体扩散效应数值模拟 | 第18-45页 |
2.1 隧道施工通风数值模拟方法 | 第18-32页 |
2.1.1 流动模型 | 第18-19页 |
2.1.2 有限容积法 | 第19-20页 |
2.1.3 代数方程组求解 | 第20-21页 |
2.1.4 离散格式的性质 | 第21页 |
2.1.5 稳态扩散问题 | 第21-23页 |
2.1.6 非稳态扩散问题 | 第23-25页 |
2.1.7 对流项的差分格式及插值计算 | 第25-29页 |
2.1.8 非稳态问题的时间格式 | 第29-32页 |
2.1.9 后处理 | 第32页 |
2.2 工程概况和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2.3 洞内需风量计算 | 第33-35页 |
2.3.1 洞内作业人数最多时需风量为 | 第33-34页 |
2.3.2 按排出因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所需风量计算 | 第34页 |
2.3.3 冲淡内燃机产生的有害气体所需空气量计算 | 第34页 |
2.3.4 按最小风速计算风量 | 第34页 |
2.3.5 排尘所需风量 | 第34页 |
2.3.6 最不利施工情况下所需风量计算 | 第34页 |
2.3.7 确定风机供风量 | 第34-35页 |
2.4 压入式通风阻力 | 第35页 |
2.4.1 风管摩擦阻力 | 第35页 |
2.4.2 风管沿程摩擦阻力 | 第35页 |
2.4.3 通风局部阻力 | 第35页 |
2.4.4 通风系统的动压 | 第35页 |
2.5 通风机选择 | 第35-36页 |
2.6 爆破后的初始条件 | 第36页 |
2.7 数值模拟 | 第36-38页 |
2.7.1 基本假设 | 第36页 |
2.7.2 物理模型 | 第36-37页 |
2.7.3 边界条件 | 第37页 |
2.7.4 求解方法 | 第37-38页 |
2.8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2.9 施工通风管理措施 | 第42-43页 |
2.10 小结 | 第43-45页 |
3 隧道施工通风自动控制技术 | 第45-63页 |
3.1 隧道施工通风自动控制系统 | 第45-47页 |
3.1.1 系统结构 | 第45-46页 |
3.1.2 系统功能 | 第46页 |
3.1.3 风量控制模式 | 第46-47页 |
3.2 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 | 第47-51页 |
3.2.1 基本原理 | 第47页 |
3.2.2 控制方式 | 第47页 |
3.2.3 节能原理 | 第47-49页 |
3.2.4 变频器 | 第49-51页 |
3.3 自动通风系统PLC及模糊PID控制 | 第51-53页 |
3.3.1 PLC工作原理 | 第51页 |
3.3.2 模糊PID控制 | 第51-53页 |
3.4 CO浓度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53-57页 |
3.4.1 控制器的结构选择 | 第53-54页 |
3.4.2 模糊控制器的算法设计 | 第54-57页 |
3.5 多参数采集数据通讯原理 | 第57-59页 |
3.6 计算机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集成 | 第59页 |
3.7 自动调节系统控制原理 | 第59-60页 |
3.8 环境参数自反馈闭环检测 | 第60页 |
3.9 隧道施工通风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构建 | 第60-61页 |
3.10 隧道施工通风系统自动控制软件开发 | 第61-62页 |
3.11 小结 | 第62-63页 |
4 隧道施工通风自动控制系统工法 | 第63-73页 |
4.1 传感器种类及选型 | 第63-64页 |
4.2 通风设备安装与布置 | 第64-65页 |
4.2.1 传感器与通讯电缆 | 第64页 |
4.2.2 材料与主要设备 | 第64-65页 |
4.3 隧道施工通风管理技术 | 第65-66页 |
4.4 管理机构及工作制度 | 第66-67页 |
4.4.1 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编制原则 | 第66页 |
4.4.2 机构和人员 | 第66页 |
4.4.3 各岗位职责 | 第66-67页 |
4.4.4 工作制度 | 第67页 |
4.5 通风管路管理 | 第67-68页 |
4.5.1 风管的安装与拆卸 | 第67页 |
4.5.2 管路的维护和更换 | 第67-68页 |
4.6 通风机管理 | 第68页 |
4.6.1 风机的安装和移动 | 第68页 |
4.6.2 风机的运行 | 第68页 |
4.7 监测管理 | 第68-69页 |
4.7.1 自动监测系统 | 第68-69页 |
4.7.2 人工监测 | 第69页 |
4.8 通风应急处理 | 第69-71页 |
4.8.1 风机故障应急处理 | 第69-70页 |
4.8.2 管路故障应急处理 | 第70页 |
4.8.3 自动监测系统故障应急处理 | 第70-71页 |
4.9 质量控制措施 | 第71页 |
4.10 安全保证措施 | 第71-72页 |
4.11 小结 | 第72-73页 |
5 现场应用试验 | 第73-85页 |
5.1 施工自动控制通风系统 | 第73-74页 |
5.2 主要设备 | 第74-81页 |
5.3 隧道施工设计文件中卫生标准 | 第81页 |
5.4 应用试验效果 | 第81-83页 |
5.5 经济及社会效益 | 第83-84页 |
5.6 小结 | 第84-8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85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85-86页 |
6.3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