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用于局部快速止血和骨修复的可降解介孔硅基干凝胶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前言第14-1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6-50页
   ·局部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6-25页
     ·研制战伤和急救止血材料的重要性第16页
     ·传统止血材料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局部止血材料的作用机理第17-20页
     ·凝血和止血机理第20-25页
   ·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5-40页
     ·现有的骨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5-30页
     ·骨组织的建造与重建机理第30-35页
     ·骨修复材料的活性化修饰第35-39页
     ·材料的多孔结构与可降解性研究第39-40页
   ·有序介孔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第40-47页
     ·介孔材料的分类与结构特点第40-43页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途径与性能表征第43-47页
     ·介孔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第47页
   ·本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47-50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第47-48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48-50页
第2章 含钙银有序介孔硅抗菌止血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第50-71页
   ·引言第50页
   ·材料和方法第50-54页
     ·含钙银有序介孔硅的制备第50-52页
     ·材料的表征第52-54页
   ·结果和讨论第54-70页
     ·材料的制备第54-55页
     ·材料的孔结构分析第55-58页
     ·材料的组成分析第58-60页
     ·材料的形貌观察第60-62页
     ·材料的结构分析第62-65页
     ·材料的降解性能分析第65-70页
   ·结论第70-71页
第3章 含钙银有序介孔氧化硅的止血性能及其凝血机理的研究第71-98页
   ·引言第71页
   ·材料和方法第71-76页
     ·实验动物和材料第71页
     ·凝血弹性描记测定(Thromboelastography,TEG)第71页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第71-72页
     ·血小板黏附测试第72页
     ·Zeta电势测试第72-73页
     ·吸水率测试第73页
     ·兔耳缘静脉创伤止血模型第73页
     ·兔肝脏创伤止血模型第73-74页
     ·兔股动脉创伤止血模型第74页
     ·猪股动脉创伤止血模型第74页
     ·材料放热性能测试第74页
     ·抗菌性能测试第74-75页
     ·细胞毒性实验第75页
     ·体内植入组织学观察第75-76页
     ·统计方法第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97页
     ·材料体外凝血测试第76-83页
     ·动物体内止血实验第83-90页
     ·放热性能测试第90页
     ·抗菌性能测试第90-93页
     ·生物相容性研究第93-97页
   ·结论第97-98页
第4章 纳米介孔硅/壳聚糖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第98-108页
   ·引言第98页
   ·材料和方法第98-99页
     ·介孔硅/壳聚糖复合止血剂的制备第98-99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第99页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第9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第99页
     ·X射线衍射分析第99页
     ·热失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99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99页
   ·结果和讨论第99-106页
     ·材料的制备第99-100页
     ·材料结构分析与形貌观察第100-103页
     ·材料物化性质分析第103-106页
   ·结论第106-108页
第5章 纳米介孔氧化硅/壳聚糖复合材料的止血性能及其凝血机理的研究第108-126页
   ·引言第108页
   ·材料和方法第108-111页
     ·实验动物和材料第108页
     ·APTT和PT测定第108页
     ·Zeta电势测试第108页
     ·吸水率测试第108-10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第109页
     ·兔耳缘静脉创伤止血模型第109页
     ·兔肝脏创伤止血模型第109页
     ·兔脾脏创伤止血模型第109页
     ·兔股动脉创伤止血模型第109-110页
     ·组织学观察第110页
     ·兔皮肤愈合实验第110页
     ·溶血实验第110页
     ·皮肤致敏实验第110页
     ·细胞毒性实验第110-111页
     ·统计方法第111页
   ·结果和讨论第111-124页
     ·体外凝血测试第111-114页
     ·动物体内止血实验第114-120页
     ·组织学观察第120-121页
     ·兔皮肤愈合实验第121-122页
     ·生物相容性研究第122-124页
   ·结论第124-126页
第6章 可降解rhBMP-2/介孔钙镁硅基干凝胶的制备和表征第126-143页
   ·引言第126页
   ·材料和方法第126-130页
     ·不同孔径钙镁介孔氧化硅的制备第126-128页
     ·rhBMP-2/介孔钙镁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28-129页
     ·材料的表征第129-130页
     ·统计方法第130页
   ·结果与讨论第130-141页
     ·X射线衍射分析第130-132页
     ·材料BET分析第132-133页
     ·透射电镜观察第133-135页
     ·扫描电镜观察及EDS分析第135-138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138-139页
     ·体外降解性能测定第139页
     ·降解产物离子浓度及pH值测定第139-140页
     ·rhBMP-2体外缓释测定第140-141页
   ·结论第141-143页
第7章 可降解rhBMP-2/介孔钙镁硅基干凝胶的成骨活性及其修复兔骨缺损的研究第143-165页
   ·引言第143页
   ·材料和方法第143-147页
     ·模拟体液的配制和体外生物活性考察第143页
     ·扫描电镜观察和元素分析第143-144页
     ·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44页
     ·材料对细胞粘附和形态的影响第144-145页
     ·材料对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145页
     ·材料的异位成骨实验第145页
     ·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第145-146页
     ·大体观察第146页
     ·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第146页
     ·Micro-CT分析第146页
     ·脱钙骨组织切片HE染色和三色法染色组织学观察第146-147页
     ·统计方法第147页
   ·结果和讨论第147-163页
     ·材料的体外生物活性观察第147-148页
     ·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第148-150页
     ·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第150-151页
     ·小鼠肌袋异位成骨效果第151-153页
     ·体内植入实验大体观察第153页
     ·普通X射线和动态X射线同轴位相衬度成像(IL-PCI)分析第153-155页
     ·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XMCT)分析第155-159页
     ·Micro-CT分析第159-160页
     ·脱钙骨组织切片组织学观察第160-163页
   ·结论第163-165页
第8章 全文总结和延伸课题第165-168页
   ·全文总结第165-166页
   ·创新点第166-167页
   ·延伸课题第167-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82页
致谢第182-183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与撰写的论文第183-184页
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的构建与生物学响应研究
下一篇:新型靶向型苊并“1,2-b”吡咯类及萘酰亚胺类抗肿瘤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