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表面粗糙结构池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沸腾换热概述 | 第14-19页 |
1.2.1 沸腾传热简介 | 第14-15页 |
1.2.2 沸腾换热曲线 | 第15-18页 |
1.2.3 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1.2.4 池沸腾的强化方式 | 第19页 |
1.3 表面结构对沸腾换热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4 分形理论概述 | 第22-27页 |
1.4.1 分形理论简介 | 第22-25页 |
1.4.2 经典分形图形 | 第25-27页 |
1.5 本文选题依据与内容 | 第27-29页 |
1.5.1 本文选题依据 | 第27-28页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29-44页 |
2.1 池沸腾实验台及相关仪器设备 | 第29-37页 |
2.1.1 池沸腾主腔体 | 第29-31页 |
2.1.2 加热部件 | 第31-33页 |
2.1.3 温度控制部件 | 第33-34页 |
2.1.4 数据采集器 | 第34页 |
2.1.5 图像记录装置 | 第34-37页 |
2.2 实验测试步骤和方法 | 第37-38页 |
2.3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2.4 实验散热及误差分析 | 第39-42页 |
2.4.1 散热分析 | 第39-40页 |
2.4.2 误差分析 | 第40-42页 |
2.5 静态接触角测量实验台 | 第42-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不规则分形表面的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 第44-58页 |
3.1 分形表面的加工和表征 | 第44-46页 |
3.1.1 机加工方式的选择 | 第44页 |
3.1.2 分形表面的表征 | 第44-46页 |
3.2 分形表面的分形维数计算 | 第46-54页 |
3.2.1 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 | 第46-49页 |
3.2.2 分形表面的测试计算结果 | 第49-54页 |
3.3 沸腾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3.3.1 可视化沸腾实验 | 第54-56页 |
3.3.2 分形参数对沸腾换热的影响 | 第56-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规则表面的临界热流密度及临界波长研究 | 第58-71页 |
4.1 临界热流密度模型 | 第59-65页 |
4.1.1 Zuber 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模型 | 第59-61页 |
4.1.2 Kandlikar 的汽泡力平衡模型 | 第61-62页 |
4.1.3 Quan 的临界热流密度模型 | 第62-65页 |
4.2 临界热流密度及临界波长的实验研究 | 第65-70页 |
4.2.1 不同工质下光滑表面的沸腾换热 | 第66-67页 |
4.2.2 不同表面结构下去离子水的沸腾换热 | 第67-68页 |
4.2.3 不同表面结构下乙醇的沸腾换热 | 第68-7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