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
| 附件 | 第3-4页 |
|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Contents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8页 |
| 1.3 本选题研究意义 | 第18页 |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 2 矿区生态文明理论 | 第21-30页 |
| 2.1 矿区界定 | 第21-22页 |
| 2.2 矿区生态文明的概念 | 第22-24页 |
| 2.3 矿区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 2.4 我国矿区生态文明的评价体系 | 第26-28页 |
| 2.5 我国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第28-30页 |
| 3 我国矿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 第30-40页 |
| 3.1 我国矿区生态文明法律框架 | 第30-33页 |
| 3.2 我国矿区生态文明的核心法律制度 | 第33-35页 |
| 3.3 我国矿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5-40页 |
| 4 国外关于矿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第40-47页 |
| 4.1 美国关于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护 | 第40-43页 |
| 4.2 澳大利亚关于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护 | 第43-45页 |
| 4.3 国外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5-47页 |
| 5 完善矿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47-55页 |
| 5.1 完善矿区生态文明现有法律制度 | 第47-51页 |
| 5.2 建立企业生态环境激励制度 | 第51页 |
| 5.3 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制度 | 第51-53页 |
| 5.4 建立专门的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管理部门 | 第53页 |
| 5.5 尽快出台《能源法》、新《煤炭法》 | 第53-55页 |
| 6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附录 | 第59-64页 |
| 作者简历 | 第64-6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