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 第14-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研究不足 | 第14-16页 |
第2章 制度变迁与制度效率基本理论 | 第16-21页 |
·制度变迁一般理论 | 第16-18页 |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 第16-17页 |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17-18页 |
·制度效率理论概述 | 第18-21页 |
·制度效率一般理论 | 第18-20页 |
·制度效率评判标准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及现状分析 | 第21-34页 |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21-26页 |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历程 | 第21-22页 |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历程 | 第22-26页 |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 | 第26-28页 |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强制性 | 第26-27页 |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渐进性 | 第27页 |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滞后性 | 第27-28页 |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明显 | 第28页 |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农村金融市场整体供求失衡 | 第29-31页 |
·农村信用社垄断经营且发展偏离合作制轨迹 | 第31页 |
·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困扰 | 第31-32页 |
·农业保险机制在探索中发展 | 第32-34页 |
第4章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对制度效率的影响:以农村信用社为例 | 第34-43页 |
·政府行为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作用 | 第34-37页 |
·发行专项央行票据,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 | 第34-35页 |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多种产权模式并存 | 第35页 |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强农村信用社竞争意识 | 第35-36页 |
·提供多种优惠政策,改善农村信用社经营环境 | 第36-37页 |
·政府行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为例 | 第37-43页 |
·政府行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影响 | 第37页 |
·政府行为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影响 | 第37-41页 |
·政府行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影响的回归分析结论 | 第41-43页 |
第5章 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43-51页 |
·转变政府行为干预方式,规范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 | 第43-44页 |
·制定合作金融法规,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本质 | 第43页 |
·转变政府行为对农村信用社的干预方式 | 第43-44页 |
·构建资金回流机制,增加农村地区可获得资金量 | 第44-46页 |
·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增加农业贷款数量 | 第44-45页 |
·加大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力度 | 第45-46页 |
·探索符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抵押贷款模式 | 第46页 |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 | 第46-48页 |
·放宽外部资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条件 | 第46-47页 |
·引导非正规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 第47-48页 |
·建立规范的农村金融市场退出机制 | 第48-49页 |
·加大农业保险的政府扶持,逐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