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1 解旋酶概述 | 第10-15页 |
1.1.1 解旋酶介绍 | 第10-11页 |
1.1.2 解旋酶的分类 | 第11-12页 |
1.1.3 解旋酶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 G4-DNA 介绍 | 第15-16页 |
1.3 Pif1 家族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1 Pif1 家族解旋酶介绍 | 第16页 |
1.3.2 酵母中 Pif1 家族解旋酶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3 锥虫中 Pif1 家族解旋酶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3.4 哺乳动物中 Pif1 家族解旋酶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4 解旋酶的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4.1 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 | 第19-20页 |
1.4.2 荧光各向异性方法 | 第20-21页 |
1.4.3 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的 stopped-flow 技术 | 第21页 |
1.5 解旋酶结晶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DePif1 的表达载体构建及原核表达条件优化 | 第24-35页 |
2.1 材料 | 第24-27页 |
2.1.1 引物、载体、宿主菌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4-25页 |
2.1.2 主要配制试剂 | 第25-26页 |
2.1.3 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26-27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2.2.1 DePif1 编码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27-30页 |
2.2.2 DePif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0-31页 |
2.2.3 DePif1 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2.3.1 DePif1 编码序列的 PCR 扩增 | 第31-32页 |
2.3.2 DePif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2页 |
2.3.3 DePif1 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2-33页 |
2.4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DePif1 解旋酶的表达与纯化 | 第35-43页 |
3.1 材料 | 第35-39页 |
3.1.1 载体、菌株、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35页 |
3.1.2 主要配制试剂 | 第35-38页 |
3.1.3 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38页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39页 |
3.2 方法 | 第39-40页 |
3.2.1 融合蛋白的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 | 第39页 |
3.2.2 融合蛋白标签的去除 | 第39-40页 |
3.2.3 无标签 DePif1 的亲和纯化 | 第4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3.3.1 DePif1 解旋酶高效纯化流程的建立 | 第40-41页 |
3.3.2 DePif1 解旋酶纯化过程分析 | 第41-42页 |
3.4 讨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DePif1 解旋酶的活性分析 | 第43-49页 |
4.1 材料 | 第43-45页 |
4.1.1 蛋白材料及 DNA 底物 | 第43页 |
4.1.2 主要配制试剂 | 第43-44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44-45页 |
4.2 方法 | 第45-46页 |
4.2.1 DePif1 DNA 结合能力检测 | 第45页 |
4.2.2 DePif1 解旋活性检测 | 第45-4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4.3.1 DePif1 与 DNA 底物结合活性分析 | 第46-47页 |
4.3.2 DePif1 的 DNA 解旋活性分析 | 第47-48页 |
4.4 讨论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