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1.2 浮托安装法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1.2.1 浮托安装法简介 | 第13-16页 |
1.2.2 浮托安装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 桩腿耦合装置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1.3.1 桩腿耦合装置简介 | 第19-20页 |
1.3.2 桩腿耦合装置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 | 第22-31页 |
2.1 数值求解方法 | 第22-23页 |
2.1.1 ABAQUS/Explicit 动态分析 | 第22-23页 |
2.1.2 ABAQUS/Explicit 准静态分析 | 第23页 |
2.2 加载时间和加载曲线 | 第23-25页 |
2.2.1 准静态加载时间和加载曲线 | 第23-24页 |
2.2.2 动态加载时间和加载曲线 | 第24-25页 |
2.3 能量 | 第25-27页 |
2.3.1 内能 | 第26页 |
2.3.2 动能 | 第26页 |
2.3.3 伪应变能 | 第26-27页 |
2.4 接触和摩擦 | 第27-29页 |
2.4.1 接触 | 第27-28页 |
2.4.2 摩擦模型 | 第28-29页 |
2.5 质量放大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桩腿耦合装置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31-37页 |
3.1 LMU 结构及尺寸 | 第31-32页 |
3.2 材料 | 第32-33页 |
3.2.1 钢材 | 第32页 |
3.2.2 橡胶 | 第32-33页 |
3.2.3 沙土 | 第33页 |
3.3 载荷工况 | 第33-34页 |
3.4 边界条件 | 第34-35页 |
3.5 有限元模型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桩腿耦合装置强度分析及结构改进 | 第37-60页 |
4.1 计算结果 | 第37-46页 |
4.1.1 静态垂直工况 | 第38-41页 |
4.1.2 静态水平工况 | 第41-46页 |
4.2 LMU 的结构改进 | 第46-47页 |
4.3 LMU 改进后计算结果 | 第47-51页 |
4.3.1 静态垂直工况 | 第47页 |
4.3.2 静态水平工况 | 第47-51页 |
4.4 LMU 的工作过程 | 第51-59页 |
4.4.1 有沙箱 LMU 工作过程 | 第51-56页 |
4.4.2 无沙箱 LMU 工作过程 | 第56-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沙箱对桩腿耦合装置的影响研究 | 第60-72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有沙箱和无沙箱 LMU 结构 | 第60-61页 |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1页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1-70页 |
5.4.1 静态工况 | 第61-68页 |
5.4.2 动态工况 | 第68-70页 |
5.5 结论 | 第70-7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垂直橡胶圈层数对桩腿耦合装置的影响研究 | 第72-86页 |
6.1 引言 | 第72页 |
6.2 五个不同橡胶圈层数 LMU 结构 | 第72-73页 |
6.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3-74页 |
6.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4-83页 |
6.4.1 静态工况 | 第74-80页 |
6.4.2 动态工况 | 第80-83页 |
6.5 结论 | 第83-8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7.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86页 |
7.2 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