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0 绪论 | 第8-11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该方面的发展和现状 | 第9-10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1. 地热测量常用方法,技术设备 | 第11-30页 |
| ·海洋地热探测技术 | 第11页 |
| ·三种常见海洋热流计 | 第11-20页 |
| ·Bullard 型热流计 | 第11-15页 |
| ·Ewing 型热流计 | 第15-17页 |
| ·Lister 型热流计 | 第17-20页 |
|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Fourier 定律 | 第20-21页 |
| ·热传导方程 | 第21页 |
| ·无限长线状和圆柱状热导体的热传导 | 第21页 |
| ·无限长线状热导体 | 第21-23页 |
| ·无限长柱状热导体 | 第23-24页 |
| ·热导率原位测量 | 第24-30页 |
| ·稳态热板法(Steady-state hot-plate method,以下简称SSHP 法) | 第24-25页 |
| ·持续供热线源法(Constantly-heated line-source method,以下简称CHLS 法 | 第25页 |
| ·脉冲线源法(Pulse line—source method,以下称PLS 法) | 第25-26页 |
| ·双探针热脉冲法(Dual-probe heat-pulse method,以下简称DPHP 法) | 第26-27页 |
| ·几种热流测量技术的比较 | 第27-30页 |
| 2. 双针热流计的设计 | 第30-41页 |
| ·工作原理 | 第30-32页 |
| ·基于DPHP 理论的海洋沉积物热导率仪设计及主要结构参数 | 第32-35页 |
| ·热源圆柱体半径 | 第32-33页 |
| ·脉冲宽度 | 第33-34页 |
| ·热源柱体长度 | 第34-35页 |
| ·热导率探测器设计 | 第35-38页 |
| ·热导率探测器的结构设计 | 第35-36页 |
| ·控制系统设计 | 第36-38页 |
| ·辅助系统设计 | 第38-41页 |
| 3. 双针热流探测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41-49页 |
| ·参数计算 | 第41-42页 |
| ·温度梯度的计算 | 第41页 |
| ·热导率的计算 | 第41-42页 |
| ·误差来源 | 第42-46页 |
| ·温度梯度误差源 | 第42-43页 |
| ·热导率误差源 | 第43-46页 |
| ·摩擦热扰动的削弱 | 第46-49页 |
| 4. 室内与海上试验 | 第49-64页 |
| ·实验设计 | 第49-52页 |
| ·热导率探测器实物模型 | 第49-50页 |
| ·采集与控制电路 | 第50-52页 |
| ·实验介质 | 第52页 |
|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 ·主要实验结果 | 第53-60页 |
|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55-56页 |
| ·热导率计算 | 第56-59页 |
| ·实验结论 | 第59-60页 |
| ·海上试验 | 第60-64页 |
| ·样机基本结构 | 第60-61页 |
| ·试验实施情况 | 第61页 |
| ·海上试验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 5.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