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浅海油气资源开发区灾害地质环境特征及风险评价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前言 | 第10-14页 | 
| ·国内外海洋灾害地质调查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本论文的工作背景 | 第12-14页 | 
| 2 区域灾害地质环境背景 | 第14-33页 | 
| ·水文 | 第14-16页 | 
| ·潮汐 | 第14页 | 
| ·海流 | 第14-15页 | 
| ·风暴潮 | 第15页 | 
| ·波浪 | 第15页 | 
| ·海冰 | 第15-16页 | 
| ·海底地形地貌 | 第16-17页 | 
| ·水深地形特征 | 第16页 | 
| ·海底地貌特征与分布 | 第16-17页 | 
| ·沉积物 | 第17-25页 | 
| ·表层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 第17-19页 | 
| ·浅部地层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 第19-23页 | 
| ·地基土液化 | 第23-25页 | 
| ·声学地层 | 第25-29页 | 
| ·浅地层结构 | 第26-29页 | 
| ·浅地层沉积规律 | 第29页 | 
| ·构造及地震活动性 | 第29-33页 | 
| ·主要活动断裂 | 第30-31页 | 
| ·地震活动性 | 第31-32页 | 
| ·潜在震源区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 第32页 | 
| ·区域稳定性评价 | 第32-33页 | 
| 3 灾害地质的基本概念及海洋灾害地质类型的划分 | 第33-37页 | 
| ·灾害地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区别 | 第33-34页 | 
| ·海洋灾害地质类型的划分 | 第34-37页 | 
| 4 研究区主要灾害地质类型特征及其潜在危害性分析 | 第37-46页 | 
| ·海底表面的灾害地质类型 | 第37-39页 | 
| ·潮流冲刷槽 | 第37-38页 | 
| ·浅滩 | 第38-39页 | 
| ·盐渍化土地 | 第39页 | 
| ·易损滨海湿地 | 第39页 | 
| ·海底以下的灾害地质类型 | 第39-46页 | 
| ·埋藏古河道 | 第40-42页 | 
| ·浅层气 | 第42-44页 | 
| ·易液化砂层 | 第44页 | 
| ·软弱地层 | 第44-46页 | 
| 5 研究区海洋灾害地质风险评价 | 第46-60页 | 
| ·海洋灾害地质风险评价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方法 | 第46-48页 | 
| ·基本思路 | 第46-47页 | 
| ·评价方法 | 第47-48页 | 
| ·研究区海洋灾害地质风险评价 | 第48-56页 | 
| ·风险分级 | 第48页 |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8-49页 | 
| ·评价指标权值确定 | 第49-50页 | 
| ·评价单元划分 | 第50-52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52-56页 | 
| ·评价结果 | 第56-60页 | 
| ·高风险区 | 第58页 | 
| ·较高风险区 | 第58页 | 
| ·中等风险区 | 第58页 | 
| ·较低风险区 | 第58-59页 | 
| ·低风险区 | 第59-6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