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可拓法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19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9-20页
第2章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和可拓算法第20-32页
    2.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概述第20-23页
        2.1.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概念第20-21页
        2.1.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意义第21-22页
        2.1.3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第22-23页
    2.2 可拓法的相关理论第23-28页
        2.2.1 可拓法的基本原理第23-24页
        2.2.2 可拓法的相关概念第24-27页
        2.2.3 可拓学的基本方法-可拓方法第27-28页
    2.3 可拓法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第28-30页
        2.3.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第28-29页
        2.3.2 可拓法的优势分析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N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备选指标体系设计第32-41页
    3.1 指标设计参考依据及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3.1.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参考依据第32-33页
        3.1.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3-34页
    3.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第34-35页
    3.3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第35-39页
        3.3.1 盈利能力状况指标第36页
        3.3.2 经营增长状况指标第36-37页
        3.3.3 资产质量状况指标第37-38页
        3.3.4 偿付能力状况指标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基于可拓法的 N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实现第41-57页
    4.1 N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相关准备第41-46页
        4.1.1 数据选取第41-42页
        4.1.2 确定物元的经典域和节域第42-43页
        4.1.3 确定待评识别物元第43-44页
        4.1.4 建立指标关联度函数第44-45页
        4.1.5 确定待识别指标权重第45-46页
        4.1.6 确定综合关联度值第46页
    4.2 可拓识别在计算机中的实现第46-53页
        4.2.1 计算流程说明第46-51页
        4.2.2 计算的实现第51-53页
    4.3 计算结果的分析及应用第53-56页
        4.3.1 最终计算结果第53-54页
        4.3.2 评价结果分析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N 银行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57-70页
    5.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57-58页
    5.2 系统功能设计第58-63页
        5.2.1 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第58页
        5.2.2 系统总体处理流程第58-59页
        5.2.3 系统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第59-63页
    5.3 系统的实现第63-67页
    5.4 N 银行绩效评价系统的测试第67-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银行个人账户网上交易系统的开发研究
下一篇:基于Ajax技术的农信社客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