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1.1 胚胎着床与蜕膜化 | 第11-13页 |
1.1.1 母胎对话的机制 | 第11-12页 |
1.1.2 蜕膜化 | 第12页 |
1.1.3 蜕膜化的形态特征 | 第12-13页 |
1.1.4 蜕膜化的意义 | 第13页 |
1.2 类固醇激素调节 | 第13-15页 |
1.3 参与子宫内膜接受态建立的分子 | 第15-18页 |
1.3.1 转录因子类 | 第15-16页 |
1.3.2 细胞因子 | 第16-17页 |
1.3.3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 第17-18页 |
1.3.4 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类 | 第18页 |
1.4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第18-22页 |
1.4.1 Serpin家族的分类和命名 | 第19页 |
1.4.2 serpin蛋白结构及作用机制 | 第19-20页 |
1.4.3 SerpinB及serpinB的胞内定位 | 第20-21页 |
1.4.4 serpinB6与serpinB6b功能及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5 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5页 |
2.1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2.2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2.3 实验动物模型 | 第23-25页 |
2.3.1 早期妊娠 | 第23-24页 |
2.3.2 假孕 | 第24页 |
2.3.3 延迟着床与激活 | 第24页 |
2.3.4 类固醇激素处理 | 第24页 |
2.3.5 人工诱导蜕膜化 | 第24-25页 |
2.4 原位杂交 | 第25-32页 |
2.4.1 小鼠serpinB6b cRNA探针的制备 | 第25-29页 |
2.4.2 原位杂交 | 第29-32页 |
2.5 RT-qPCR | 第32-33页 |
2.5.1 RNA提取和反转录 | 第32页 |
2.5.2 引物序列 | 第32页 |
2.5.3 实时定量 | 第32-33页 |
2.6 小鼠体外诱导蜕膜化模型 | 第33-35页 |
2.6.1 所需药品及试剂 | 第33页 |
2.6.2 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流程 | 第33-34页 |
2.6.3 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体外诱导蜕膜化 | 第34-3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5-40页 |
3.1 serpinB6b mRNA在小鼠为着床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 | 第35-37页 |
3.1.1 原位杂交检测serpinB6b mRNA在小鼠子宫中的表达定位 | 第35页 |
3.1.2 RT-qPCR检测小鼠围着床期子宫总serpinB6b mRNA的结果 | 第35-36页 |
3.1.3 serpinB6b mRNA在假孕的小鼠子宫中的表达 | 第36页 |
3.1.4 serpinB6b mRNA在延迟着床及激活的小鼠子宫中的表达 | 第36页 |
3.1.5 serpinB6b mRNA在人工诱导蜕膜化的小鼠子宫中的表达 | 第36-37页 |
3.1.6 类固醇激素处理对serpinB6b在小鼠子宫中表达的影响 | 第37页 |
3.2 serpinB6b mRNA在体外诱导蜕膜化中的表达情况 | 第37-40页 |
3.2.1 标志性分子在体外诱导蜕膜化中的表达情况 | 第37-38页 |
3.2.2 serpinb6b mRNA在体外诱导蜕膜化中的表达情况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4.1 serpinB6b在围着床期子宫中的表达和调节 | 第40页 |
4.2 serpinb6b在体外蜕膜化过程中的表达 | 第40-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