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语言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2页 |
1.2.1 国内字体设计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外字体设计现状 | 第11-12页 |
1.3 相关工作 | 第12页 |
1.3.1 理论研究 | 第12页 |
1.3.2 创作实践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字体设计解析 | 第14-18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文字 | 第14-15页 |
2.2.1 汉字 | 第14页 |
2.2.2 拉丁文字 | 第14-15页 |
2.3 文字的来源 | 第15-16页 |
2.3.1 汉字的来源 | 第15页 |
2.3.2 拉丁字体的来源 | 第15-16页 |
2.4 字体设计的分类 | 第16页 |
2.4.1 按应用分类 | 第16页 |
2.4.2 按字形特征 | 第16页 |
2.5 字体设计的原则 | 第16-17页 |
2.5.1 可读性 | 第17页 |
2.5.2 艺术性 | 第17页 |
2.5.3 独特性 | 第1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装饰语言阐释 | 第18-22页 |
3.1 引言 | 第18页 |
3.2 装饰艺术的起源 | 第18-19页 |
3.2.1 石器与装饰 | 第18-19页 |
3.2.2 陶器与装饰 | 第19页 |
3.2.3 饰品与装饰 | 第19页 |
3.3 装饰语言的基本元素 | 第19-20页 |
3.3.1 装饰语言的点 | 第19页 |
3.3.2 装饰语言的线 | 第19-20页 |
3.3.3 装饰语言的面 | 第20页 |
3.4 装饰语言形式美的品质 | 第20-21页 |
3.4.1 装饰语言的自然美 | 第20页 |
3.4.2 装饰语言的秩序美 | 第20-21页 |
3.4.3 装饰语言的无序美 | 第2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4章 字体设计的装饰化语言运用 | 第22-31页 |
4.1 引言 | 第22页 |
4.2 字体设计的装饰形态 | 第22页 |
4.2.1 外部形态 | 第22页 |
4.2.2 内部形态 | 第22页 |
4.3 形式法则在字体设计中的运用 | 第22-24页 |
4.3.1 字体设计中的变化与统一 | 第23页 |
4.3.2 字体设计中的对比与调和 | 第23页 |
4.3.3 字体设计中的对称与均衡 | 第23页 |
4.3.4 字体设计中的重复 | 第23-24页 |
4.3.5 字体设计中的节奏 | 第24页 |
4.4 字体设计中的比例 | 第24-25页 |
4.4.1 字体比例和人体比例 | 第24-25页 |
4.4.2 “天圆地方”和“维特鲁威人” | 第25页 |
4.5 字体设计的风格化装饰 | 第25-28页 |
4.5.1 具象风格的装饰的展现 | 第26页 |
4.5.2 抽象风格的装饰的展现 | 第26-27页 |
4.5.3 意象风格的装饰的展现 | 第27-28页 |
4.6 装饰语言材质美的体现 | 第28-31页 |
4.6.1 纸材 | 第28-29页 |
4.6.2 木材 | 第29页 |
4.6.3 塑料 | 第29-30页 |
4.6.4 金属材料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编教材、实践情况 | 第34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设计/创作作品附图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