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羰基还原酶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1.1 羰基还原酶催化机制 | 第10-11页 |
1.1.2 羰基还原酶来源及发现 | 第11-12页 |
1.1.3 获取高效羰基还原酶途径 | 第12-15页 |
1.2 基因挖掘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基因挖掘获取羰基还原酶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1 基因组狩猎法 | 第17页 |
1.3.2 数据库挖掘法 | 第17-18页 |
1.4 手性醇应用及合成 | 第18-20页 |
1.4.1 化学合成法 | 第19页 |
1.4.2 手性拆分法 | 第19-20页 |
1.4.3 不对称还原法 | 第20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羰基还原酶基因数据库挖掘 | 第22-33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方法 | 第22-24页 |
2.2.1 数据库挖掘策略构建 | 第22页 |
2.2.2 基因挖掘原理 | 第22-23页 |
2.2.3 基于UniProt的羰基还原酶基因挖掘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2.3.1 分析确定羰基还原酶氨基酸保守序列 | 第24-26页 |
2.3.2 选定探针序列 | 第26-27页 |
2.3.3 构建羰基还原酶候选酶库 | 第27页 |
2.3.4 目标酶获取 | 第27-31页 |
2.4 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羰基还原酶基因克隆表达 | 第33-47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3-35页 |
3.2.1 菌株和质粒 | 第33页 |
3.2.2 常用仪器 | 第33-34页 |
3.2.3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34页 |
3.2.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34-3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5-40页 |
3.3.1 B.cereus复苏及培养 | 第35-36页 |
3.3.2 B.cereus基因组DNA提取 | 第36页 |
3.3.3 PCR克隆羰基还原酶BcCR基因 | 第36-37页 |
3.3.4 质粒提取 | 第37页 |
3.3.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37-38页 |
3.3.6 表达载体构建 | 第38页 |
3.3.7 连接产物转化与筛选 | 第38-39页 |
3.3.8 目的基因测序 | 第39页 |
3.3.9 目的基因诱导表达 | 第39-40页 |
3.3.10 目的蛋白纯化 | 第40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3.4.1 羰基还原酶基因克隆 | 第40-41页 |
3.4.2 重组质粒构建及鉴定 | 第41-42页 |
3.4.3 测序结果 | 第42-44页 |
3.4.4 羰基还原酶诱导表达 | 第44-45页 |
3.4.5 目的蛋白纯化 | 第45-46页 |
3.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羰基还原酶酶学性质及全细胞催化研究 | 第47-61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4.2.1 菌株及质粒 | 第47页 |
4.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47-4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8-53页 |
4.3.1 重组菌培养及粗酶液制备 | 第48页 |
4.3.2 粗酶液酶活测定 | 第48-51页 |
4.3.3 羰基还原酶BcCR酶学性质研究 | 第51-52页 |
4.3.4 重组菌全细胞催化COBE还原 | 第52-53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4.4.1 重组酶最适温度 | 第53-54页 |
4.4.2 重组酶最适pH | 第54-55页 |
4.4.3 酶热稳定性 | 第55-56页 |
4.4.4 金属离子对酶活影响 | 第56-57页 |
4.4.5 酶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57-58页 |
4.4.6 重组菌全细胞催化COBE还原 | 第58-59页 |
4.5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