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购物网站商标侵权法律分析 | 第12-17页 |
第一节 电子商务环境下购物网站的运营模式 | 第12-13页 |
一、电子商务购物网站的发展 | 第12页 |
二、购物网站的运营模式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购物网站商标的法律地位 | 第13-15页 |
第三节 购物网站商标侵权的表现形式和法律依据 | 第15-17页 |
一、购物网站商标侵权的表现形式 | 第15页 |
二、购物网站商标侵权责任承担的法律依据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购物网站商标共同侵权诉讼的实证分析 | 第17-22页 |
第一节 淘宝、易趣相关案例的法律分析 | 第17-20页 |
一、典型案例概述 | 第17-19页 |
二、相关法院的观点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共同侵权诉讼中反映出的问题 | 第20-22页 |
一、立法缺失 | 第20-21页 |
二、义务标准不一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国外电子商务购物网站商标间接侵权制度 | 第22-30页 |
第一节 美国商标间接侵权制度的发展 | 第23-27页 |
一、美国间接侵权相关判例 | 第23-26页 |
二《兰哈姆法》 | 第26-27页 |
三、侵权法重述 | 第27页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电子商务购物网站商标间接侵权制度比较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我国电子商务购物网站商标间接侵权的认定与救济 | 第30-41页 |
第一节 侵权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 | 第30-34页 |
一、主观方面 | 第30-31页 |
二、客观要件 | 第31-33页 |
三、义务的标准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举证责任的分配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免责事由 | 第35-38页 |
一、“通知移除”规则 | 第35-36页 |
二、“通知移除”规则适用于商标领域的合理性 | 第36页 |
三、“通知”的法定要求 | 第36-38页 |
第四节 商标侵权的法律救济 | 第38-39页 |
一、行政救济 | 第38-39页 |
二、民事救济 | 第39页 |
第五节 我国司法救济的现实状况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完善电子商务购物网站商标侵权责任承担的建议 | 第41-45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立法体系的完善 | 第41-43页 |
一、将商标法中有关“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的规定分开 | 第41-42页 |
二、规定“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并列举其表现形式 | 第42页 |
三、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免责条款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优化购物网站运营的内外环境 | 第43-45页 |
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 | 第43页 |
二、提高内部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第43-44页 |
三、完善用户协议和合同条款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