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景区柔性悬索桥概述 | 第9-14页 |
1.1.1 悬索桥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1.1.2 景区柔性悬索桥的特点及形式 | 第11-13页 |
1.1.3 景区柔性悬索桥的基本构造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人行荷载特征研究发展概况 | 第14-17页 |
1.2.2 桥梁结构振动控制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建立景区柔性悬索桥有限元模型 | 第21-27页 |
2.1 有限元法 | 第21-22页 |
2.1.1 有限元法概述 | 第21页 |
2.1.2 ANSYS及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简介 | 第21-22页 |
2.2 建立景区柔性悬索桥有限元参数化模型 | 第22-26页 |
2.2.1 景区人行悬索桥概况 | 第22-23页 |
2.2.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23-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柔性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 | 第27-41页 |
3.1 柔性人行悬索桥自振特性分析 | 第27-29页 |
3.2 结构设计参数对景区柔性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29-40页 |
3.2.1 主缆矢跨比 | 第29-30页 |
3.2.2 跨度比 | 第30-32页 |
3.2.3 塔梁约束方式 | 第32页 |
3.2.4 索塔约束方式 | 第32-33页 |
3.2.5 桥面系恒载集度 | 第33-35页 |
3.2.6 加劲梁刚度 | 第35-38页 |
3.2.7 跨中吊索长度 | 第38-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柔性悬索桥移动荷载对桥上行人的动力影响分析 | 第41-60页 |
4.1 作用于柔性悬索桥上的荷载 | 第41-44页 |
4.1.1 人行荷载模式 | 第41-43页 |
4.1.2 车辆荷载 | 第43页 |
4.1.3 风荷载 | 第43-44页 |
4.2 结构动力响应计算理论基础 | 第44-45页 |
4.3 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 | 第45-46页 |
4.4 景区柔性悬索桥人致振动响应分析 | 第46-52页 |
4.4.1 人行荷载的模拟 | 第46-47页 |
4.4.2 人致振动响应分析 | 第47-52页 |
4.5 景区柔性悬索桥车致振动响应分析 | 第52-55页 |
4.5.1 车辆荷载的模拟 | 第52-53页 |
4.5.2 车致振动响应分析 | 第53-55页 |
4.6 景区柔性悬索桥组合荷载振动响应分析 | 第55-58页 |
4.6.1 组合荷载布置情况 | 第55页 |
4.6.2 组合荷载振动响应分析 | 第55-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针对降低组合荷载振动响应措施的探究分析 | 第60-70页 |
5.1 外部结构措施 | 第60-64页 |
5.1.1 景区人行悬索桥的振动控制 | 第60页 |
5.1.2 抗风索振动控制分析 | 第60-64页 |
5.2 轻型车载数量对桥梁结构竖向振动响应的影响 | 第64-66页 |
5.3 轻型车载桥上行驶位置对桥梁结构竖向振动响应的影响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