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专利法论文

专利侵权诉讼中公知技术抗辩若干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公知技术抗辩适用范围分析第12-19页
 第一节 各国关于公知技术抗辩适用范围的不同实践第12-14页
  一、国外的不同实践第12-13页
  二、我国关于“公知技术抗辩能否在相同侵权时适用”的争议第13-14页
 第二节 各国不同实践产生的原因分析第14-16页
  一、等同侵权时公知技术抗辩的适用第14-15页
  二、相同侵权时公知技术抗辩的适用第15-16页
 第三节 相同侵权时适用公知技术抗辩的合理性第16-19页
  一、更好地实现了公平正义第16-17页
  二、提高了个案的诉讼效率第17页
  三、法律适用的不统一可以避免第17-19页
第二章 公知技术的认定第19-25页
 第一节 公知技术的定义和分类第19-20页
 第二节 非自由公知技术的适用第20-21页
  一、反对者的观点第20页
  二、非自由公知技术可以用于公知技术抗辩第20-21页
 第三节 多项公知技术文件的组合第21-23页
  一、两种相反观点第21-22页
  二、分析结论第22-23页
 第四节 对被控侵权技术特征的披露第23-25页
  一、两种相反观点第23-24页
  二、分析结论第24-25页
第三章 公知技术抗辩对比方法分析第25-31页
 第一节 公知技术抗辩的三种对比方法及典型案例第25-27页
  一、“被控侵权技术和公知技术优先对比”方法第25-26页
  二、“被控侵权技术和专利技术优先对比”方法第26页
  三、“专利技术和公知技术对比”方法第26-27页
 第二节 “专利技术与公知技术对比”方法的分析第27-28页
  一、支持者的观点第27页
  二、对该对比方法的评价第27-28页
 第三节 前两种对比方法的优劣比较第28-31页
  一、二者的比较第28-29页
  二、分析结论第29-31页
第四章 公知技术抗辩对比标准分析第31-33页
 第一节、关于公知技术抗辩对比标准的各种主张第31-33页
  一、德国、日本关于公知技术抗辩对比标准的实践第31页
  二、我国关于公知技术抗辩对比标准的两类学说第31-33页
第二节 两类学说的比较分析第33-35页
 一、相同侵权时二学说的适用分析第34页
 二、等同侵权时二学说的适用分析第34-35页
 三、分析结论第35页
第三节 对比标准应采用“相同和等同”标准第35-38页
 一、“创造说”不妥之处第36-37页
 二、“相同和等同”标准的合理性和应用第37-38页
第五章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2-43页
后记第43-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错误制度比较研究
下一篇: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