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2 健康参数检测原理及方法 | 第13-21页 |
2.1 脉搏波概述 | 第13-14页 |
2.1.1 脉搏波的产生与分类 | 第13-14页 |
2.1.2 光电容积脉搏波 | 第14页 |
2.2 血氧饱和度参数检测原理 | 第14-16页 |
2.3 血压参数检测原理 | 第16-18页 |
2.3.1 血压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3.2 脉搏波传导时间PTT的获取方法 | 第17-18页 |
2.4 健康参数监测系统方案 | 第18-19页 |
2.4.1 检测位置 | 第18-19页 |
2.4.2 系统方案 | 第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3 健康参数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1-31页 |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第21页 |
3.2 脉搏波集成传感器 | 第21-24页 |
3.2.1 美信MAX3010x系列集成芯片介绍 | 第21-23页 |
3.2.2 MAX30102外围电路设计 | 第23-24页 |
3.3 STM32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第24-25页 |
3.3.1 STM32微控制器 | 第24页 |
3.3.2 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第24-25页 |
3.4 存储与显示模块设计 | 第25-27页 |
3.4.1 存储模块 | 第26页 |
3.4.2 显示模块 | 第26-27页 |
3.5 蓝牙模块电路 | 第27-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4 健康参数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1-53页 |
4.1 健康参数监测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31-32页 |
4.2 系统初始化 | 第32-33页 |
4.3 脉搏波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 第33-39页 |
4.3.1 脉搏波信号的采集 | 第33-36页 |
4.3.2 脉搏波信号的预处理 | 第36-37页 |
4.3.3 脉搏波信号的特征点提取 | 第37-39页 |
4.4 心率血氧参数的获取 | 第39-42页 |
4.4.1 心率的获取 | 第39页 |
4.4.2 血氧饱和度的获取 | 第39-40页 |
4.4.3 血氧饱和度的标定 | 第40-42页 |
4.5 血压参数的获取 | 第42-46页 |
4.5.1 脉搏波传导时间的获取 | 第42-43页 |
4.5.2 模型建立 | 第43-46页 |
4.6 数据存储与显示以及蓝牙传输模块程序设计 | 第46-51页 |
4.6.1 数据存储模块程序设计 | 第46-48页 |
4.6.2 OLED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 第48-49页 |
4.6.3 蓝牙传输模块程序设计 | 第49-5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 系统实验与分析 | 第53-61页 |
5.1 系统搭建 | 第53-54页 |
5.2 系统测试 | 第54-56页 |
5.2.1 健康参数监测系统测试 | 第54-56页 |
5.2.2 手机端接收数据测试 | 第56页 |
5.3 系统人体测试实验 | 第56-60页 |
5.3.1 心率参数测试 | 第57-58页 |
5.3.2 血氧参数测试 | 第58页 |
5.3.3 血压参数测试 | 第58-59页 |
5.3.4 误差分析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