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游林地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1.1 世界食用菌生产消费概况 | 第13-14页 |
1.1.2 国内食用菌生产消费概况 | 第14页 |
1.1.3 中国食用菌的生产方式 | 第14页 |
1.1.4 食用菌产业的重要地位 | 第14-15页 |
1.2 中国林业发展概况 | 第15-17页 |
1.2.1 中国林业的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1.2.2 长三角地区林地发展概况 | 第16页 |
1.2.3 青浦区林地发展概况 | 第16页 |
1.2.4 林地主要利用模式 | 第16-17页 |
1.3 林地栽培食用菌概况 | 第17-18页 |
1.3.1 中国北方地区林地栽培食用菌概况 | 第17-18页 |
1.3.2 长三角地区林地栽培食用菌概况 | 第18页 |
1.4 青浦区发展林地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分析 | 第18-20页 |
1.4.1 形势需要 | 第18-19页 |
1.4.2 利好政策 | 第19页 |
1.4.3 成熟条件 | 第19-20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 第20-22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 基本情况调研 | 第22-29页 |
2.1 青浦区林地发展情况 | 第22-23页 |
2.1.1 调研目的 | 第22页 |
2.1.2 调研方法 | 第22页 |
2.1.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3页 |
2.2 青浦区食用菌市场情况 | 第23-25页 |
2.2.1 调研目的 | 第23页 |
2.2.2 调研方法 | 第23页 |
2.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2.3 青浦区气候条件 | 第25-27页 |
2.3.1 分析目的 | 第25页 |
2.3.2 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3.3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27-29页 |
3 林下环境与露天环境的温度变化规律和差异分析 | 第29-3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3.1.1 数据采集设备 | 第29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29页 |
3.1.3 数据采集方法 | 第29页 |
3.1.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3.2.1 各监测点每日最高温度比较 | 第30-31页 |
3.2.2 各监测点每日最低温度比较 | 第31页 |
3.2.3 各监测点每日温差比较 | 第31-32页 |
3.2.4 香菇产量与林下有菇监测点温度的关系 | 第32-33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33-34页 |
4 食用菌种类的适应性研究 | 第34-4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9页 |
4.1.1 试验基地 | 第34页 |
4.1.2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4.1.3 试验设计 | 第35-38页 |
4.1.4 数据记录方法 | 第38页 |
4.1.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4.2.1 供试菌种产量构成分析 | 第39页 |
4.2.2 供试菌种标棒产量分析 | 第39-40页 |
4.2.3 供试菌种菌棒染病率分析 | 第40页 |
4.2.4 供试菌种效益分析 | 第40-41页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41-42页 |
5 摆放方式和摆放密度试验 | 第42-57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5.1.2 试验设计 | 第42页 |
5.1.3 数据记录方法 | 第42页 |
5.1.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5页 |
5.2.1 不同栽培模式对香菇菌棒栽培的影响 | 第43-48页 |
5.2.2 不同栽培模式对平菇菌棒栽培的影响 | 第48-53页 |
5.2.3 不同栽培模式对黑木耳菌棒栽培的影响 | 第53-55页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55-57页 |
6 最佳进场时间试验 | 第57-78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6.1.1 试验材料 | 第57页 |
6.1.2 试验设计 | 第57页 |
6.1.3 数据记录方法 | 第57页 |
6.1.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7-58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58-76页 |
6.2.1 进场时间的气温情况比较 | 第58-59页 |
6.2.2 林下食用菌进场时间的季节差异 | 第59-65页 |
6.2.3 相同季节林下食用菌栽培的时间差异 | 第65-71页 |
6.2.4 林下食用菌栽培的年度差异 | 第71-76页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76-78页 |
7 综合经济效益评价 | 第78-80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8.1 结论 | 第80-81页 |
8.2 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