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从华夏理财门案件判决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定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案件事实与判决争议第9-13页
    第一节 案件事实第9-10页
    第二节 案件背景第10-11页
    第三节 判决争议第11-13页
第二章 案件的法律分析第13-28页
    第一节 是否存在阻却违法性的事由第13-16页
        一、 合伙协议的存在是否构成阻却违法性第13-14页
        二、 投资目的若真实是否构成阻却违法性第14-16页
        三、 还本付息能兑现是否构成阻却违法性第16页
    第二节 投资为何被认定为公众存款第16-19页
        一、 投资与存款间的区别第16-18页
        二、 实质是吸收公众存款第18-19页
    第三节 个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第19-25页
        一、 金融机构是否可以成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第20页
        二、 金融机构擅自提高或变相提高利率,也可构成本罪第20-22页
        三、 分支机构、内设机构、内设部门是否可成为本罪主体第22-24页
        四、 通商国银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第24-25页
    第四节 共同犯罪的认定第25-28页
        一、 主观上具有共同故意第25-26页
        二、 客观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第26-27页
        三、 不同的主观故意可能构成不同的罪名第27-28页
第三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第28-36页
    第一节 主观方面的区别第28-30页
        一、 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第28-29页
        二、 是否可以从后果反推主观第29-30页
        三、 主观方面对罪名和金额的影响第30页
    第二节 客观方面的区别第30-33页
        一、 手段方面的区别第30-31页
        二、 从后果反推主观的规律第31-33页
    第三节 其他区别第33-36页
        一、 侵犯客体不同第33-34页
        二、 构罪数额不同第34页
        三、 计算方式不同第34-36页
结语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附件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研究
下一篇:美国云计算专利诉讼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