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黄花杠柳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12-56页 |
1.1 引言 | 第12-15页 |
1.2 黄花杠柳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5-40页 |
1.2.1 提取与分离过程 | 第15-18页 |
1.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18-40页 |
1.3 黄花杠柳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40-41页 |
1.3.1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制备 | 第40页 |
1.3.2 MTT法检测细胞毒活性 | 第40-41页 |
1.3.3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第41页 |
1.4 总结与讨论 | 第41-42页 |
1.5 实验部分 | 第42-52页 |
1.5.1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1.5.2 植物来源 | 第43页 |
1.5.3 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第43-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第2章 戟叶牛皮消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56-88页 |
2.1 引言 | 第56-58页 |
2.2 戟叶牛皮消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58-74页 |
2.2.1 提取与分离过程 | 第58-61页 |
2.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61-74页 |
2.3 戟叶牛皮消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74-75页 |
2.4 总结与讨论 | 第75-77页 |
2.5 实验部分 | 第77-82页 |
2.5.1 实验仪器 | 第77页 |
2.5.2 植物来源 | 第77页 |
2.5.3 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第77-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第3章 青钱柳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88-136页 |
3.1 引言 | 第88-92页 |
3.1.1 青钱柳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第88-90页 |
3.1.2 青钱柳降血糖活性研究概况 | 第90-92页 |
3.2 青钱柳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92-115页 |
3.2.1 提取与分离过程 | 第92-95页 |
3.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95-115页 |
3.3 青钱柳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115-118页 |
3.3.1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抑制活性 | 第115-117页 |
3.3.2 腺苷单核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活性 | 第117-118页 |
3.4 总结与讨论 | 第118-119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119-129页 |
3.5.1 实验仪器 | 第119页 |
3.5.2 植物来源 | 第119页 |
3.5.3 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第119-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6页 |
第4章 独子藤化学成分研究 | 第136-182页 |
4.1 引言 | 第136-138页 |
4.2 独子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38-172页 |
4.2.1 提取与分离过程 | 第138-141页 |
4.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141-172页 |
4.3 总结与讨论 | 第172-173页 |
4.4 实验部分 | 第173-178页 |
4.4.1 实验仪器 | 第173页 |
4.4.2 植物来源 | 第173页 |
4.4.3 衍生物的制备 | 第173-176页 |
4.4.4 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第176-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2页 |
附录 新化合物的谱图 | 第182-286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