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R网络分组域EDGE系统性能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铁路通信的特征 | 第13-14页 |
1.3 铁路分组域业务需求调研 | 第14-16页 |
1.3.1 中国铁路用GPRS承载的业务 | 第14-15页 |
1.3.2 铁路新分组数据业务需求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1 GSM-R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2 GPRS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3 EDGE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2 GSM-R分组域EDGE传输原理 | 第20-30页 |
2.1 EDGE系统技术特征 | 第20-21页 |
2.2 EDGE系统协议栈结构 | 第21-24页 |
2.3 EDGE系统的改进 | 第24-28页 |
2.3.1 增强的调制方式 | 第24-25页 |
2.3.2 EDGE系统编码方式 | 第25-26页 |
2.3.3 链路质量控制 | 第26-28页 |
2.3.4 EDEG系统中RLC/MAC的改进 | 第28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28-30页 |
3 基于铁路场景的EDGE性能测试研究 | 第30-56页 |
3.1 移动速度对EDGE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0-32页 |
3.2 半实物仿真平台搭建及测试 | 第32-39页 |
3.2.1 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搭建 | 第33-34页 |
3.2.2 不同速度下固定编码方式的性能 | 第34-38页 |
3.2.3 不同速度下使用链路自适应技术的性能 | 第38-39页 |
3.3 呼张铁路普速环境EDGE系统性能测试 | 第39-45页 |
3.3.1 呼张线普速铁路测试环境 | 第39页 |
3.3.2 测试方案 | 第39-41页 |
3.3.3 EDGE与GPRS性能对比 | 第41-42页 |
3.3.4 小区重选对时延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5 TBF申请对时延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6 测试结论 | 第45页 |
3.4 西成铁路高速环境EDGE系统性能测试 | 第45-54页 |
3.4.1 西成线高速铁路测试环境 | 第45-46页 |
3.4.2 测试方案 | 第46-47页 |
3.4.3 EDGE与GPRS性能对比 | 第47-50页 |
3.4.4 实验环境对时延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5 重传对上行吞吐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3.4.6 移动速度对EDGE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7 测试结论 | 第53-54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54-56页 |
4 铁路EDGE系统适应性研究与改善 | 第56-76页 |
4.1 直放站引起的多径效应对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4.2 重传性能研究 | 第57-65页 |
4.2.1 理论分析 | 第57-62页 |
4.2.2 仿真测试 | 第62-65页 |
4.3 传输时延改善措施及验证 | 第65-70页 |
4.3.1 网络辅助的小区重选 | 第65-68页 |
4.3.2 扩展的上行TBF释放 | 第68-70页 |
4.4 GPRS/EDGE业务服务质量保障机制 | 第70-74页 |
4.4.1 非拥塞时优先级对业务传输的影响 | 第72-73页 |
4.4.2 拥塞时优先级对业务传输的影响 | 第73页 |
4.4.3 适用于铁路场景的QoS保障策略 | 第73-74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74-76页 |
5 结论 | 第76-78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76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