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自掺气与底部强迫掺气水力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空化空蚀 | 第12-19页 |
1.2.1 空蚀破坏实例及特点 | 第12-13页 |
1.2.2 空化类型 | 第13-14页 |
1.2.3 空化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4 空蚀机理 | 第15-17页 |
1.2.5 空蚀与空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6 减免空蚀的措施 | 第18-19页 |
1.3 高速掺气水流 | 第19-26页 |
1.3.1 水流掺气的原因及开始掺气的条件 | 第20-21页 |
1.3.2 自掺气水流 | 第21-22页 |
1.3.3 强迫掺气水流 | 第22-25页 |
1.3.4 水流的掺气浓度 | 第25页 |
1.3.5 掺气水流运动规律 | 第25-26页 |
1.3.6 水流掺气的工程意义 | 第26页 |
1.4 掺气减蚀 | 第26-32页 |
1.4.1 掺气减蚀原理 | 第26-28页 |
1.4.2 掺气减蚀的水力设计原则 | 第28页 |
1.4.3 掺气减蚀设施的体型 | 第28-31页 |
1.4.4 掺气减蚀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1.5 本文研究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32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方案 | 第35-41页 |
2.1 试验装置 | 第35-40页 |
2.1.1 无压出流试验装置 | 第35-37页 |
2.1.2 有压出流试验装置 | 第37-40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无压出流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81页 |
3.1 自掺气结果及分析 | 第41-71页 |
3.1.1 自掺气点的计算与测量 | 第41-45页 |
3.1.2 自掺气掺气浓度的计算 | 第45-57页 |
3.1.3 自掺气掺气浓度的实测 | 第57-67页 |
3.1.4 自掺气流速的测量 | 第67-71页 |
3.2 自掺气与掺气设施为挑坎的对比 | 第71-80页 |
3.2.1 沿程掺气浓度的对比 | 第71-75页 |
3.2.2 沿水深掺气浓度的对比 | 第75-80页 |
3.2.3 自掺气与强迫掺气流速对比 | 第8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有压出流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1-101页 |
4.1 自掺气结果及分析 | 第81-94页 |
4.1.1 自掺气点的计算与测量 | 第81-82页 |
4.1.2 自掺气浓度的计算 | 第82-88页 |
4.1.3 自掺气掺气浓度的实测 | 第88-94页 |
4.2 自掺气与掺气设施为跌坎的对比 | 第94-100页 |
4.2.1 沿程掺气浓度的对比 | 第94-97页 |
4.2.2 沿水深掺气浓度的对比 | 第97-10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5.1 结论 | 第101-102页 |
5.2 展望 | 第102-105页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5-107页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页 |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