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AT模型的梅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前言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第14-16页 |
| 2.1 研究区自然特征 | 第14-15页 |
| 2.1.1 地理位置 | 第14-15页 |
| 2.1.2 气候特征 | 第15页 |
| 2.1.3 土壤条件 | 第15页 |
| 2.1.4 植被资源 | 第15页 |
| 2.2 社会经济特征 | 第15-16页 |
| 3 SWAT模型概述 | 第16-24页 |
| 3.1 SWAT模型简介 | 第16-17页 |
| 3.2 SWAT模型的发展及应用 | 第17-19页 |
| 3.2.1 SWAT模型的发展 | 第17-18页 |
| 3.2.2 SWAT模型应用 | 第18-19页 |
| 3.3 SWAT模型的结构及原理 | 第19-24页 |
| 3.3.1 陆相水文循环 | 第19-22页 |
| 3.3.2 河道水文循环 | 第22-24页 |
| 4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 第24-33页 |
| 4.1 地形数据 | 第24-25页 |
| 4.2 土地利用/覆盖数据 | 第25-26页 |
| 4.3 土壤数据库的建立 | 第26-28页 |
| 4.4 气象数据 | 第28-29页 |
| 4.5 水文水质数据 | 第29-30页 |
| 4.6 农业管理资料 | 第30-33页 |
| 4.6.1 肥料数据处理 | 第30-32页 |
| 4.6.2 管理文件的编辑 | 第32-33页 |
| 5 SWAT模型的运行、率定及验证 | 第33-38页 |
| 5.1 研究区的空间离散化 | 第33-35页 |
| 5.1.1 流域河网的生成 | 第33-34页 |
| 5.1.2 子流域的划分 | 第34页 |
| 5.1.3 水文响应单元(HRU)的划分 | 第34-35页 |
| 5.2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第35-37页 |
| 5.3 污染源的界定 | 第37-38页 |
| 6 非点源污染模拟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 6.1 非点源污染负荷时间变化特征 | 第38-41页 |
| 6.1.1 污染物年负荷变化 | 第38-40页 |
| 6.1.2 污染物月负荷变化 | 第40-41页 |
| 6.2 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 | 第41-43页 |
| 6.3 不同土地利用污染物负荷分布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 附录(一) | 第50-51页 |
| 附录(二)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