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8-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1 川芎概述 | 第12-13页 |
1.2 挥发油概述 | 第13页 |
1.3 多糖概述 | 第13页 |
1.4 川芎挥发油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4.1 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 | 第13-14页 |
1.4.2 川芎挥发油提取方法 | 第14页 |
1.4.3 川芎挥发油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1.5 川芎多糖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5.1 川芎多糖化学成分 | 第15页 |
1.5.2 川芎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15页 |
1.5.3 川芎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5-16页 |
2 立题依据 | 第16-17页 |
3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17-19页 |
3.1 材料 | 第17页 |
3.2 试剂 | 第17-18页 |
3.3 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9-27页 |
4.1 超声波同步提取挥发油和多糖工艺优化 | 第19-21页 |
4.1.1 样品前处理 | 第19-20页 |
4.1.2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4.1.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0页 |
4.1.2.2 样品挥发油和多糖提取率测定 | 第20页 |
4.1.3 单因素实验 | 第20-21页 |
4.1.3.1 液料比对川芎挥发油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4.1.3.2 超声时间对川芎挥发油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第21页 |
4.1.3.3 提取时间对川芎挥发油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第21页 |
4.1.4 响应面试验设计 | 第21页 |
4.2 川芎多糖不同干燥方式的处理 | 第21-22页 |
4.3 不同干燥方式粗多糖理化性质研究 | 第22-23页 |
4.3.1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4.3.1.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2页 |
4.3.1.2 样品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4.3.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4.3.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2-23页 |
4.3.2.2 样品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4.3.3 淀粉鉴定 | 第23页 |
4.3.4 酚羟基鉴定 | 第23页 |
4.3.5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页 |
4.4 三种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23-25页 |
4.4.1 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测定 | 第23-24页 |
4.4.2 羟基(·O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测定 | 第24页 |
4.4.3 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活性测定 | 第24-25页 |
4.5 川芎挥发油抑菌活性研究 | 第25页 |
4.6 川芎挥发油抗氧化能力研究 | 第25-27页 |
4.6.1 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测定 | 第25-26页 |
4.6.2 羟基(·O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测定 | 第26页 |
4.6.3 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活性测定 | 第26-27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7-42页 |
5.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27页 |
5.2 超声波辅助提取挥发油和多糖工艺优化 | 第27-35页 |
5.2.1 单因素效应 | 第27-30页 |
5.2.1.1 液料比对川芎挥发油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5.2.1.2 超声时间对川芎挥发油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5.2.1.3 提取时间对川芎挥发油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5.2.2 响应面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5.2.2.1 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 | 第30页 |
5.2.2.2 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 | 第30-33页 |
5.2.2.3 响应面分析 | 第33-34页 |
5.2.2.4 提取工艺条件的验证 | 第34-35页 |
5.3 不同干燥方式粗多糖理化性质 | 第35-37页 |
5.3.1 外观色泽和化学组成 | 第35-36页 |
5.3.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6-37页 |
5.4 不同干燥方式川芎粗多糖抗氧化活性 | 第37-39页 |
5.4.1 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37页 |
5.4.2 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37-38页 |
5.4.3 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 | 第38-39页 |
5.5 川芎挥发油抗氧化活性 | 第39-41页 |
5.5.1 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39页 |
5.5.2 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39-40页 |
5.5.3 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 | 第40-41页 |
5.6 川芎挥发油抑菌活性 | 第41-42页 |
6 讨论 | 第42-45页 |
6.1 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川芎挥发油和多糖工艺的综合评价 | 第42-43页 |
6.2 不同干燥方式对川芎粗多糖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3页 |
6.3 不同干燥方式对川芎粗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6.4 川芎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能力的评价 | 第44-45页 |
7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