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数据库同步服务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云存储及数据库同步技术相关介绍 | 第15-25页 |
2.1 云存储相关技术介绍 | 第15-16页 |
2.1.1 云存储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云存储的架构 | 第15-16页 |
2.2 数据库同步相关技术介绍 | 第16-23页 |
2.2.1 数据库同步的定义 | 第16-17页 |
2.2.2 数据同步技术的作用 | 第17页 |
2.2.3 数据同步策略及同步方式 | 第17-19页 |
2.2.3.1 数据同步的方式 | 第17-19页 |
2.2.3.2 数据同步的策略 | 第19页 |
2.2.4 日志、时间戳、触发器等技术介绍 | 第19-23页 |
2.3 快照差分算法相关介绍 | 第23-24页 |
2.3.1 快照差分的规范化描述 | 第23页 |
2.3.2 常用快照差分算法简介 | 第23-24页 |
2.3.2.1 Partition Hash算法 | 第23页 |
2.3.2.2 Sort Merge算法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数据同步模型及算法 | 第25-33页 |
3.1 数据同步模型 | 第25-27页 |
3.1.1 触发器和时间戳数据同步模型 | 第25-26页 |
3.1.2 快照差分数据同步模型 | 第26-27页 |
3.2 数据一致性模型 | 第27-28页 |
3.3 差异数据捕获算法 | 第28-29页 |
3.4 数据一致性算法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云环境下数据库同步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3-47页 |
4.1 系统总体框架 | 第33-34页 |
4.2 Server端设计 | 第34-38页 |
4.2.1 数据同步模块 | 第34-38页 |
4.2.1.1 主模块 | 第35页 |
4.2.1.2 同步作业模块 | 第35-36页 |
4.2.1.3 Reader模块 | 第36-37页 |
4.2.1.4 Storage模块 | 第37页 |
4.2.1.5 Writer模块 | 第37-38页 |
4.2.2 一致性控制模块 | 第38页 |
4.3 Client端设计 | 第38-40页 |
4.3.1 差异据捕获模块 | 第39-40页 |
4.4 数据存储设计及同步更新过程 | 第40-45页 |
4.4.1 基于触发器和时间戳的数据同步策略 | 第40-43页 |
4.4.2 快照差分的数据同步策略 | 第43-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云环境下数据库同步系统的实现 | 第47-61页 |
5.1 系统Reader模块功能实现 | 第47-51页 |
5.1.1 插件所需的配置参数 | 第47-48页 |
5.1.2 自定义split方法 | 第48-49页 |
5.1.3 构建相应表和类结构 | 第49-50页 |
5.1.4 实现重载方法 | 第50-51页 |
5.2 系统Storage模块功能实现 | 第51-53页 |
5.3 数据Writer模块功能实现 | 第53-57页 |
5.3.1 插件所需的配置参数 | 第53-54页 |
5.3.2 自定义split方法 | 第54-55页 |
5.3.3 构建相应表和类结构 | 第55-56页 |
5.3.4 实现重载方法 | 第56-57页 |
5.4 一致性控制模块 | 第57-58页 |
5.5 差异数据捕获模块功能实现 | 第58-5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61-67页 |
6.1 测试环境 | 第61页 |
6.2 系统测试 | 第61-65页 |
6.3 系统测试总结 | 第6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7.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67页 |
7.2 下一阶段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软件著作权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