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MOFs-聚离子液体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2 离子液体催化剂第10-14页
        1.2.1 均相离子液体催化剂第10-13页
        1.2.2 多相离子液体催化剂第13-14页
    1.3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第14-18页
        1.3.1 MOFs概述第14-15页
        1.3.2 双组份MOFs催化剂第15-16页
        1.3.3 功能化MOFs型催化剂第16-18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9-23页
    2.1 实验试剂第19-20页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0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20-21页
        2.3.1 X-ray粉末衍射表征(XRD)第20页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表征(EDS)第20-21页
        2.3.3 红外表征(FTIR)第21页
        2.3.4 比表面积测试(BET)第21页
        2.3.5 热重分析(TGA)第21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1页
    2.4 环加成反应实验第21-23页
        2.4.1 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第21-22页
        2.4.2 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2页
        2.4.3 定量分析计算方法第22-23页
第三章 Cr-MIL-101负载聚咪唑盐离子液体杂化材料催化环加成反应第23-41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催化材料的制备第23-25页
        3.2.1 3 -羟乙基-1-乙烯基咪唑溴化物(HEVImBr)的合成第23-24页
        3.2.2 Cr-MIL-101-NH2的合成与活化第24页
        3.2.3 Cr-MIL-101-Br的合成第24页
        3.2.4 Cr-MIL-101-NH2负载咪唑盐离子液体的合成第24-25页
        3.2.5 Cr-MIL-101负载聚咪唑盐离子液体杂化材料的合成第25页
    3.3 催化剂的表征第25-32页
        3.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5-26页
        3.3.2 扫描电镜(SEM)及元素分析(EDS)第26-28页
        3.3.3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8-29页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9-30页
        3.3.5 比表面积分析(BET)第30-31页
        3.3.6 热重分析(TG)第31-32页
    3.4 结果讨论第32-40页
        3.4.1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第32-34页
        3.4.2 反应条件对PHILs-Cr-MIL-101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4-36页
        3.4.3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第36-38页
        3.4.4 CO_2与不同环氧化物间的环加成反应第38-39页
        3.4.5 可能的反应机理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IRMOF-4负载聚咪唑盐离子液体杂化材料催化环加成反应第41-59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催化材料的制备第41-44页
        4.2.1 2 ,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酯的合成第41-42页
        4.2.2 2 ,5-二烯丙氧基对苯二甲酸酯的合成第42页
        4.2.3 2 ,5-二烯丙氧基对苯二甲酸配体的合成第42页
        4.2.4 MOFs材料的合成第42-43页
        4.2.5 杂化材料的合成第43-44页
    4.3 催化材料的表征第44-50页
        4.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44页
        4.3.2 扫描电镜(SEM)及元素分析(EDS)第44-46页
        4.3.3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46-47页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47-48页
        4.3.5 热重分析(TG)第48-49页
        4.3.6 比表面积分析(BET)第49-50页
    4.4 结果讨论第50-57页
        4.4.1 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第50-51页
        4.4.2 反应条件对PHILs-IRMOF-4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1-54页
        4.4.3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第54-55页
        4.4.4 CO_2与不同环氧化物间的环加成反应第55-56页
        4.4.5 可能的反应机理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5.1 总结第59-60页
    5.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离层日辉辐射观测和氧离子83.4nm辐射的计算
下一篇:稀疏凸优化理论及其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