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第17-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信息化建设与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1 信息化建设与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风险与管理 | 第20页 |
2.1.2 项目风险管理 | 第20-21页 |
2.1.3 信息化建设概念 | 第21页 |
2.2 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2.1 企业资源规划(ERP)理论 | 第21-22页 |
2.2.2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BPR) | 第22页 |
2.2.3 企业竞争力理论 | 第22-23页 |
2.3 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 | 第23-26页 |
2.3.1 项目风险识别 | 第23-24页 |
2.3.2 项目风险评估 | 第24-25页 |
2.3.3 项目风险控制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北京市燃气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风险识别 | 第27-33页 |
3.1 北京市燃气集团公司发展 | 第27-28页 |
3.2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概述 | 第28-29页 |
3.3 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 | 第29-32页 |
3.3.1 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阶段存在的风险 | 第29页 |
3.3.2 信息化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风险 | 第29-30页 |
3.3.3 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存在的风险 | 第30-31页 |
3.3.4 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交存在的风险 | 第31页 |
3.3.5 信息化建设项目结束存在的风险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北京市燃气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风险评价体系建立 | 第33-38页 |
4.1 确定评语集和因素集 | 第33页 |
4.2 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 | 第33-36页 |
4.2.1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4页 |
4.2.2 采用和积法进行 AHP 处理 | 第34-35页 |
4.2.3 一致性检验 | 第35-36页 |
4.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36-37页 |
4.3.1 对二级指标做综合评价 | 第36-37页 |
4.3.2 对一级指标(评估系统)做综合评价 | 第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北京市燃气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对策及保障措施 | 第38-46页 |
5.1 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对策的制定 | 第38-40页 |
5.1.1 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阶段风险控制 | 第38页 |
5.1.2 信息化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风险控制 | 第38-39页 |
5.1.3 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风险控制 | 第39页 |
5.1.4 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交风险控制 | 第39页 |
5.1.5 信息化建设项目结束风险控制 | 第39-40页 |
5.2 项目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 第40-45页 |
5.2.1 普及风险管理培训,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 第40-41页 |
5.2.2 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和项目风险管理目标 | 第41页 |
5.2.3 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协助进行信息化规划 | 第41-42页 |
5.2.4 引进专业信息化人才,增强风险评估水平 | 第42-43页 |
5.2.5 建立以计算机和专家为基础的人机风险信息管理系统 | 第43页 |
5.2.6 聘请监理机构参与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控制 | 第43-4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6.1 结论 | 第46页 |
6.2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