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4页 |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依托项目 | 第13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13-14页 |
第2章 地质背景 | 第14-24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4-15页 |
2.2 研究区地层 | 第15-19页 |
2.2.1 二叠系 | 第16页 |
2.2.2 侏罗系 | 第16-17页 |
2.2.3 白垩系 | 第17-18页 |
2.2.4 第四系 | 第18-19页 |
2.3 研究区侵入岩 | 第19-21页 |
2.3.1 侵入岩体 | 第19-20页 |
2.3.2 脉岩类 | 第20页 |
2.3.3 侵入岩岩浆演化 | 第20-21页 |
2.4 研究区构造 | 第21-24页 |
第3章 梅勒图组火山岩岩石组成及特征 | 第24-37页 |
3.1 岩石组成及野外特征 | 第24-32页 |
3.1.1 西好力特格以东梅勒图组剖面(P19) | 第27-28页 |
3.1.2 斯尼吉哈达北至坤都乌拉梅勒图组剖面(P15) | 第28-29页 |
3.1.3 东好力特格以西527高地梅勒图组剖面(P8) | 第29-30页 |
3.1.4 必其格哈达梅勒图组剖面(P11) | 第30-31页 |
3.1.5 岩石组合特征 | 第31-32页 |
3.2 岩相学特征 | 第32-37页 |
第4章 梅勒图组火山岩年代学 | 第37-40页 |
4.1 测试方法 | 第37页 |
4.2 测试结果 | 第37-40页 |
第5章 梅勒图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第40-48页 |
5.1 分析方法 | 第40页 |
5.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0-45页 |
5.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5页 |
5.4 锆石 Hf 同位素特征 | 第45-48页 |
第6章 梅勒图组火山岩源区性质及构造背景 | 第48-52页 |
6.1 梅勒图组安山岩岩浆源区性质 | 第48-49页 |
6.2 梅勒图组安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0页 |